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4页)
(ZDNet企业解决方案中心 曾智强/张广彬 文)经历二十多年的先发展、后整合,硬盘驱动器(HDD)行业最终只剩下希捷、西数(WD)与东芝三足鼎立。而固态盘(SSD)行业在几年的井喷式发展之后,随着今年WD先后收购sTec和Virident、东芝收购OCZ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似乎已经加速转向垂直整合。手握NAND闪存资源的巨头如三星与英特尔(Intel),会不同程度的从中获益,而他们的策略对行业的影响,也愈发值得关注。
与硬盘驱动器不同,SSD的组装非常简单,技术含量主要在闪存芯片和控制器(主控),其中闪存芯片又占了成本的大头。随着NAND制程的不断提升,主控设计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NAND芯片厂商的主导地位愈发显露。携全球NAND芯片市场份额第一之势,短短几年时间,三星已经成为SSD产品线最为齐全的厂商之一。
不过,三星内部对NAND闪存的需求面更为宽广,首先要保证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线的NAND芯片供应充足,然后才是SSD。同理,尽管拥有从NAND芯片、到闪存控制器及固件等生产SSD的全部技术,SSD的重点仍然放在以笔记本/PC为代表的消费类市场。
不能说完全相反,但至少,25年前就已是闪存行业肇始者之一的Intel,正在将越来越多的精力,倾注在企业级SSD市场上。
图1,Intel公司所推出的三代闪存控制器:第一代Intel SSD主控PC29AS21AA0,用于Intel SSD X25-E;第二代Intel SSD主控PC29AS21BA0,用于Intel SSD 710;第三代Intel SSD主控:PC29AS21CA0,用于Intel SSD DC S3500
图2,说起Intel在Flash行业的历史,英特尔非易失性存储器(NVM)解决方案事业部市场总监Peter K. Hazen颇为自豪
图3,Intel目前的SSD产品线(援引自Intel官网)。300和500系列主要面向消费级市场;900和Pro 1500系列(原来的700系列)则面向企业级市场;DCS 3000系列则主要面向数据中心市场。其中900系列为插卡形式,采用PCIe接口,内部使用SAS桥接;目前其他系列则使用SATA协议
Intel同样拥有从NAND芯片、闪存控制器到固件等制造SSD产品的全产业链相关技术,以及覆盖消费级、企业级以及数据中心级的完整产品线。虽然,英特尔在去年推出的520系列SSD产品中采用了SandForce(被LSI收购,后者被Avago收购)的定制闪存控制器和固件,但随后推出面向数据中心应用的DC S3700和3500,都采用了Intel自家的主控。孰重孰轻,似已不难分辨。
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用户对SSD的需求逐渐分化,例如消费级用户相对更关心价格和品牌,企业级用户则更关心性能和可靠性。同时,SSD产品的形态也日趋多样化:在消费类市场,可能出现SATA、SFF-8639以及M.2接口并存的局面,协议方面则有NVMe和SATA Express;而在企业级(数据中心)市场,PCIe和SFF-8639接口将成为未来主流,NVMe和SCSI Express协议并存或有一方胜出。
作为SFF-8639接口和NVMe协议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以及NAND闪存的上游厂商,英特尔的闪存战略将对企业级SSD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