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存储频道50次初恋:硬盘驱动器诞生50周年回顾

50次初恋:硬盘驱动器诞生50周年回顾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1956年9月13日,IBM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硬盘驱动器,现在我们马上就要迎来硬盘驱动器诞生50周年的纪念日。本文根据行业结构的不同将历史划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回顾,其中每个阶段都有着鲜明的特色。

作者:存储时代——张广彬 来源:ZDNet存储频道【原创】 2006年9月7日

关键字: 希捷 IBM 硬盘驱动器 硬盘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10页)

继续革命:瘦身恐有止境

减小硬盘驱动器的体积是个人电脑时代的主旋律,希捷公司在80年代的兴衰是最好的注脚。然而,并不是每位革命者都能像Finis Conner那样“出手必中”,“不成功,反成仁”的例子不在少数。

1994年,JTS(90年代末我们还能在国内的报纸上看到其硬盘驱动器的广告)开发出3英寸硬盘驱动器,该公司认为其所占空间比2.5英寸硬盘驱动器大不了多少,而且可以做得一样薄,却在成品率和成本上具有明显优势。JTS说服了Western Digital(WD,西部数据)和Integral共同生产3英寸驱动器,但他们都没能及时推出预期中的比2.5英寸驱动器更具优势的产品。最终,3英寸规格与JTS和Integral一起成为历史,只有WD全身而退。

以现在“马后炮”的眼光看来,3英寸介于3.5英寸和2.5英寸之间,比上不足,比下无余,与双方的距离都不明显,夹在中间非常尴尬,况且又是缺乏强力厂商支持的后来者,失败几乎从一开始就已注定。

几乎所有硬盘驱动器小型化的努力都开始于新成立的小公司,1979年的希捷(5.25英寸)、1983年的Rodime(3.5英寸)、1987年的PrairieTek(2.5英寸)及1990年的Integral(1.8英寸)莫不如此。因为只有改变游戏规则,后起之秀才有机会。不过,也有一个例外,那就是1992年推出1.3英寸硬盘驱动器的HP(惠普)。

作为一家大型计算机厂商,HP的硬盘驱动器生产同样以自用为主,高端硬盘驱动器5年保修便是HP首创。HP生产1.3英寸硬盘驱动器的初衷是放入其所生产的激光打印机中使用,但却不具备相应的加工技术,最后只好作罢。1.3英寸规格自始至终都是HP一家的游戏,因为在1.8英寸尚不能被人们接受的时代,想让1.3英寸获得普及实在太有难度。

当然,从长远来看,硬盘驱动器尺寸不断变小乃大势所趋,关键在于时机,1990~1995年间的几个小型化举措显得过于激进。随着数码设备的飞速发展,再度将硬盘驱动器小型化的时机成熟起来,IBM在1999年推出的1英寸规格(此时已不大可能再寄希望于新成立的公司)就站稳了脚跟,一年后,1.8英寸规格也在Toshiba(东芝)的手上成功复活。

1英寸Microdrive家族三剑客

不过,容量年增长率达100%的闪存异军突起,对1英寸及以下规格的硬盘驱动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2004年兴起的0.85英寸硬盘驱动器前途不妙,1英寸硬盘驱动器的容量和成本优势也越来越小,反倒是1.8英寸硬盘驱动器的前景看好。将来会不会有人重新祭起1.3英寸的大旗?Never say never。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