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10页)
现代鼻祖Winchester
1962年,IBM推出了1301 Advanced Disk File,用350 Disk File一半的盘片数量实现了约6倍的存储容量。不过,1301最大的贡献是采用了空气轴承(air bearing)技术,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使磁头在盘片上空悬浮,避免了接触式访问的不利影响。
一年后,IBM 1311 Low Cost File将盘片直径减至14英寸。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这是一款低端产品,容量不到3MB,比350 Disk File还小。这也难怪,在同一时期,技术上不可能有很大的变化,减小盘片的尺寸和数量必然会累及容量,而在硬盘驱动器问世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容量还是很重要的一个参数,一般来说容量越大就越高端。
IBM 3340直接访问存储(DAS)设备
经过(磁头臂)传动机构、磁头和伺服系统的技术积累,在始自1969年夏天的开发成果的基础上,IBM于1973年3月13日宣布推出3340磁盘单元,也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Winchester(温彻斯特)。1973年11月,第一台3340向客户供货。
3340采用小而轻的读/写头(负载不到20克),贴近磁盘表面飞行——两者间形成0.000018英寸厚的气垫作为支撑。3340的低成本磁头-滑橇(head-slider)结构让其可以在每张盘片表面使用2个磁头(这种现已绝迹的设计在早期硬盘驱动器中并非个案),将寻道时间缩短一半。盘片、主轴和轴承以及头臂组件都装入一个被称为IBM 3348数据模块(Data Module)的可抽取的密封盒子中,而“密封、固定并高速旋转的镀磁盘片,磁头沿盘片径向移动,磁头悬浮在高速转动的盘片上方,而不与盘片直接接触”正是“温彻斯特”技术的精髓,现代硬盘(驱动器)的概念就此形成,因此也有“温盘”的称谓。
IBM 3340磁盘单元,密封起来就完全“Winchester”了
3340的道密度为300TPI(每英寸磁道数),面密度比之前的IBM磁盘提升了一倍,接近每平方英寸1.7Mbit,大约是现在的80000分之一。平均寻道时间为25ms,平均延迟10.1ms(即主轴转速不到3000RPM),可以通过可选的固定磁头提供快达5ms的平均寻道时间。数据模块有三种类型:35MB,70MB,以及有0.5MB空间可供固定磁头访问的70MB。与3340同时发布的IBM System/370 Model 115处理机可以连接2~4个3340驱动器,提供最高280MB的存储容量。
至于这款划时代的硬盘驱动器为什么有个“温彻斯特”的名字,常见的说法有两种:
第一种说法有IBM网站上的资料为证,可信度自然更高。不过第二种说法亦有其合理性:从表1(第1页)中可以看到,IBM在1965年就已开始用鸟类(Merlin)、鱼类(Minnow)来命名其磁盘驱动器,之后还有人名(Gulliver)、地名(Madrid)乃至乐器(Piccolo),因此3340用一个地名完全符合逻辑——如果老美喜欢足球,改成Manchester也没有什么不可以。追根溯源,只有Winchester的名字令大家如此感兴趣,完全要归结于3340这款产品在硬盘驱动器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或许当时IBM的研发人员也没有预见到3340会在日后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只是依个人喜好随便起个内部项目名字,而“Winchester”本身的含义显然无法与“RAMAC”的高度概括性相比。
3340在问世10年后退出市场,所使用的14英寸盘片今日也已难觅踪影,但其磁头的影响仍未完全消褪。我们有时还可以看到,某些介绍磁头技术的文档中写到是30%或50%的磁头,便是说明其磁头大小与第一代Winchester磁头的比例,30%即表示其磁头尺寸为Winchester磁头的30%。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