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9页)
希捷(上):英雄何惧出身太单薄
在硬盘驱动器诞生50周年回顾一文中,笔者提到了硬盘驱动器行业与微处理器行业的差异,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硬盘驱动器行业的进入门槛较高,但与微处理器(限于CPU级别,如Pentium、Opteron、Power、UltraSPARC等)行业相比还是略逊一筹。因此,市场上的硬盘驱动器供应商足够多,而新进入或想要扩大经营范围(及规模)的厂商往往会选择通过并购的手段来达到目的。于是,自从1980年硬盘驱动器行业转向开放市场以来,发生的并购案不胜枚举,致使供应商数量从1986年的76家一路下降至今天的“屈指可数”,也就只能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了。 可想而知,生存至今的硬盘驱动器市场前三大供应商——希捷科技(Seagate Technology,有时简称ST)、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WD)和日立环球存储科技(Hitachi Global Storage Technologies,Hitachi GST或HGST)——所经历的并购断然不会少,其中有我们熟知的,也有因年代久远而逐渐被大多数人淡忘的。下面,就让笔者择主要者加以讲述,相信其中的一些片断能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硬盘驱动器行业在近20年来所发生的激烈变迁,从而更为深刻、全面地看待那已经成为历史的50年! (留意文中出现的每一家硬盘驱动器厂商的名字将有助于阅读) |
作为硬盘驱动器行业走向开放市场的标志性事件,1979年Alan Shugart与Finis Conner创办Shugart Technology——1985年更名为Seagate Technology——公司的故事笔者已经讲过,本节的重点是随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1980年6月推出世界上第一台5.25英寸硬盘驱动器ST-506是Shugart Technology在产品上最大的贡献,这个规格的灵感来自于著名的Shugart “mini-floppy”——现在的词典解释成“(直径为5.25英寸的)小型软磁盘”,可见确非徒有虚名——驱动器。第二年,公司推出10MB的版本ST-412,并给接口加入了被称为缓冲寻道的特性。ST-412与Miniscribe 1012和IMI(International Memories, Inc.)的5012型驱动器一同获得IBM PC/XT采用。
在那个时代,硬盘驱动器与其控制器是相分离的(不像现在,将后者集成在前者的电路板上),而ST-506/412接口的即插即用设计——任何ST-506/412驱动器可用任何ST-506/412控制器工作——使其成为标准,获得为PC生产硬盘的大多数驱动器供应商采用。ST-506/412接口一直延续到1989年。
左侧的绿色图案呈“S”形,也可以代表Shugart,但右侧已经写着“Seagate”,说明是1985年以后的Logo
实际上,几乎整个1980年代希捷公司都在吃ST-506的老本,那时卖得最好的ST-225 20MB驱动器和ST-251 40MB驱动器均由最初的ST-506设计发展而来。尽管也销售使用音圈(voice coil)技术的更快速的驱动器,但ST-225/251都使用步进电机来定位磁头。当时,低端的硬盘驱动器通常像软盘驱动器一样使用步进电机(从这个意义上说,ST-506相当于密封的软驱),这种技术的缺点是缓慢、噪音大且在温度改变时容易出现可靠性问题。因此,希捷的驱动器有时会背上便宜但不可靠的名声,但还是好于MiniScribe、Microscience(台湾微科)、Rodime、Tandon和Kalok等竞争对手的产品。直到1990年代初期,希捷才在生产40MB的ST351A/X(可运行于ATA或XT附加总线)之后彻底放弃了步进电机设计。
不管怎么说,以生产供PC机——而不是大、中、小型机或服务器——使用的驱动器为主要业务,与希捷近年来给我们留下的在高端市场占统治地位的印象相去甚远。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从整个产品线的定位来看,当时的希捷颇似2000年前后的迈拓(尚未收购昆腾的硬盘驱动器业务)或2002年的WD(还没推出10000RPM的Raptor)。
然而,一个本来对公司形成毁灭性打击的变故,最终却令希捷因祸得福,意外地转战高端驱动器市场并取得了成功!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