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2页)
Emulex XE201多光纤架构I/O控制器:一颗通吃?
使用博科的1860 Fabric适配卡、Brocade 6510交换机,如果再加上存储系统厂商的支持,已经能够实现端到端的16Gb/s光纤通道环境了。相比之下,Emulex公司采取的是另外一种策略,那就是芯片(LOM,LAN on Motherboard)和OEM业务优先。
Emulex Engine XE201 I/O Controller
Emulex Engine XE201 Multi-Fabric(多光纤架构)I/O控制器芯片。号称业内第一款4端口融合光纤架构控制器,将光纤通道和以太网相统一。从这里大家应该能看出XE201与博科的Fabric Adapter采用了同样的设计理念。
不过,Emulex XE201明显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它最多可支持4个8Gb/s光纤通道、2个16Gb/s光纤通道、4个10GbE端口、1个40Gb/s以太网(40GbE)端口及它们的任意组合。见下图:
这里列出了组合XE201 I/O控制器可以实现的各种端口组合配置方式。其中2x16(双端口16Gb FC,上图文字有误)我们在前文中提到博科也能实现;2x10(双端口10Gb CNA)、2x8(FC)甚至4x8(FC)也都不算新鲜了;Broadcom在去年底就推出了4x10Gb以太网控制器,而1x40Gb以太网/CNA方案我想包括Intel、QLogic和Mellanox在内好几家厂商早已摩拳擦掌;剩下最后2种方式是笔者觉得比较有意思的。
首先是3端口方案,由于Emulex XE201的总带宽为40Gb/s(全双工),因此只可能有1x16(FC)+ 2x10(CNA)的组合,而不会有2x16(FC)+ 1x10(CNA),因为那样就超过40Gb/s了。不过我还是相对看好另一种4端口——2x8(FC)+ 2x10(CNA),不仅因为它们仍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流,而且代表了Multi-Fabric(多光纤架构)的融合与高密度。
当然以上这些只是Emulex对OEM提出的参考配置方式,比如Brocade 1860 Fabric适配器的1x16(FC)+ 1x10(CNA)双端口方案Emulex当然也能实现(3端口去掉一个就行了),而且很可能是更加实用的一种设计。
在Emulex的资料中,XE201的性能水平是超过一百万(1M)IOPS,但没有提及是在使用几个端口的情况下。这个数字在现有的UCNA基础上没有重大提升,与Broadcom BCM578X0控制器的超过200万IOPS相比就显得落后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博科1860使用的单芯片有可能也具备40Gb/s的整体带宽,而没有推出4x10Gb以太网等端口配置的适配卡,应该是因为该公司的重点在于SAN存储网络,交换机的业务量也明显更大(不像Emulex只做芯片/适配器)。因此1860 Fabric Adapter更多的被作为“绿叶”来搭配。
Emulex Engine XE201 I/O控制器芯片逻辑结构图
笔者并非芯片设计专家,因此在上面的结构图中只想着重谈几个局部。左上方是Emulex XE201向外连接的x8 PCIe 3.0系统总线,比较之下博科Brocade 1860仍为PCI Express 2.0标准。PCI-E 2.0 x8的理论带宽为5Gb/s x8=40Gb/s(单向),正好和XE201的最大带宽相同,不过PCIe总线的效率很多时候达不到100%,因此PCIe 3.0在这里可能是有意义的。而Brocade 1860适配器的最大带宽32Gb/s(双端口16Gb/s FC配置)稍低一些,暂时不支持PCIe 3.0倒也关系不大。
其实更早遇到PCIe总线问题的应该是InfiniBand,特别是双端口40Gb/s适配器,x8 PCIe 2.0早已成为瓶颈,而服务器上往往又没有x16 PCIe插槽。这些都要等到首款支持PCIe 3.0的Intel Xeon E5(代号Romley)服务器平台发布才有意义,现在即使基于XE201芯片的产品也只能工作在PCIe 2.0兼容模式。就像我们以前谈到的LSI公司采用PCI Express 3.0接口的SAS2208 RoC(RAID on Chip)控制芯片、及其对应的RAID卡也是同样的道理。
上图中另一个我们关注的部分,就是右侧2个ETH(以太网)/ FC(光纤通道)组合MAC。每个MAC的最大吞吐速率应该是20Gb/s,它们既能最多支持4个(单一MAC分成2个)向外并发的端口,又能够汇聚为1个40Gb以太网CNA连接,可以说具有相当好的伸缩性。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Emulex即将在5月9日的EMC World 2011,以及Interop大会上准备演示的产品:
“首次16Gb HBA光纤通道演示”或许能证明Emulex使用XE201芯片的适配器,至少已经可以在OEM客户(EMC)的系统中进行演示,但却不急于在渠道中公布相关消息。可以再次看出该公司以芯片和OEM业务为主的模式。
“首次UCNA 10GBase-T演示”使用的却不是Multi-Fabric架构的XE201 I/O控制器,而是基于使用BladeEngine 3芯片的Emulex第三代CNA OCe11102系列的下一代产品,也就是整合了10GBase-T PHY(物理层)的“BladeEngine 4”。该产品对应Intel即将推出代号为Twinville的双端口10GBASE-T以太网控制器(网卡名称将是X540),至于Emulex是否会命名为第四代UCNA我们还不完全确定。
“首次UCNA 40GbE演示”比较容易理解,就是XE201芯片的单端口方案。在这里我们注意到Emulex UCNA这个品牌与BladeEngine系列万兆以太网控制芯片没有必然的联系。那么如果将来推出使用XE201 I/O控制器的LightPulse系列16Gb/s光纤通道HBA卡,也不算是意外吧?
总结
尽管我们还没有看到QLogic方面的动静(他们在第三代CNA渠道发布和FCoE/iSCSI同时卸载方面处于领先),但根据博科和Emulex现有的表现,应该可以大致确定不会出现单纯支持16Gb/s FC的芯片出现,取而代之的就是像本文中XE201 Multi-Fabric、Brocade 1860 Fabric Adapter这样的融合传统光纤通道、以太网(包含FCoE支持)的单芯片解决方案。直到未来完全融合于以太网?
既然Emulex已经提出了UCNA 40GbE的说法,就表明如今运行在万兆以太网上的FCoE存储协议已经自然加入到40GbE的支持中。不过正如本文开头处第一张图所示,40Gb以太网应用在2015年之前的发展之路似乎比现在的InfiniBand还要漫长,那么100Gb呢?
另一方面,虽然16Gb/s FC的前景现在看来并不是太乐观,但博科已经准备着手开发32Gb光纤通道存储网络产品了。在谈到这样做的理由时Brocade和Emulex有些雷同:他们的客户喜欢且信任光纤通道。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