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东芝在半导体制造技术国际会议“2007 International Electron Devices Meeting(2007 IEDM)”上,公布了超高密度闪存用三维单元层叠技术“BiCS(Bit-Cost Scalable)”的最新开发成果。
BiCS技术利用简单的制造工艺,多层层叠单元(图1)。将栅电极和层间绝缘膜交替层叠后,一次性打开所有贯通孔,最后嵌入柱状电极等。这样一来,便可获得在三维方向多层层叠纵型单元晶体管的闪存。
在三维方向多层层叠存储单元的BiCS技术(图1)
此次,东芝瞄准存储单元特性偏差的减小等,优化了制造纵型单元晶体管的相关工艺技术。具体成果有两项。第一,纵型单元晶体管的栅极绝缘膜采用了SiN(氮化硅)类材料(图2)。BiCS技术在一次性打开所有贯通孔之后、通过CVD(化学气相生长)嵌入柱状电极之前,要进行前期处理。原来多采用普通的SiO2(二氧化硅)类材料作为栅极绝缘膜,如果进行前期处理,绝缘膜容易受到损伤。另一方面,如果将SiN类材料用作栅极绝缘膜,进行CVD前期处理时,绝缘膜就不易受到损伤。这样一来,便可减小存储单元的特性偏差。
纵型晶体管的栅极绝缘膜采用了SiN类材料(图2)
另一项成果是,构成纵型单元晶体管主干部分的多晶硅采用了空心(Macaroni)状构造(图3)。原来主干部分的多晶硅是圆柱状的。采用空心状多晶硅,是为了降低单元晶体管阈值电压的偏差、提高控制性。多晶硅带有多个电子陷阱(Electron Trap),因此如果以圆柱状使用,阈值电压容易因结晶粒界(结晶间的空隙)的存在而产生偏差。另一方面,通过采用空心状多晶硅,减小了多晶硅的体积,从而可减小阈值电压的偏差。通过减小单元间阈值电压的偏差,产生了更容易实现多值化等优点。
此外,东芝还提出了可将每层的理论性存储单元面积缩小至4F2的构造,原来为6F2( F是最小加工尺寸)。通过将原来为单层构造的选择栅极改为双层构造,此前必需的存储串(Memory String)的空穴和选择栅极之间的位置调整就变得不需要了,同时可实现4F2的面积。
纵型晶体管的主干部分采用了空心构造(图3)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