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存储频道美光高层访谈:固态盘前程似锦(全)

美光高层访谈:固态盘前程似锦(全)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根测IDC的预测,固态盘(Solid State Drive,SSD)从2006到2011年,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71%,成为主流的固态存储技术。

作者:李泉(翻译)/黄永誉(整理) 2007年8月23日

关键字: 美光 固态盘 闪存 SSD N-Gage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2页)

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已于8月21日刊出,本次更新的日期为8月29日。

记者:普通消费者是否已经做好接受SSD的准备了呢?

Klein:不,我想现在还没到时候,目前还有不少问题要解决。首先,就现在而言,如果想生产一块SSD,那就一定要先获得 CF(CompactFlash)控制IC,然后把它安装到NAND上。

它采用的是并行ATA接口,这就可以生产SSD了。不过,NAND的可靠性和性能优势能在这样的硬件上发挥出来吗?我看不行。第一块采用这种技术的驱动器使用的控制IC被称为“零代”,因为这个控制器不是为SSD设计的,而是之前为CF设计的。

要接受SSD的话,就要确保自己有比一般水平更高的纠错能力。SSD内部的读写操作远比大部分的CF卡要多得多。

第一代SSD在设计时就已经考虑到了专用的控制器。第一代控制器负责的是纠错之类的优化工作,使SSD成为更可靠的解决方案。第二代控制器则会侧重于性能。而到了第三代控制器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服务器解决方案得到进一步优化,可靠性更高。内存上还会预留出更多的块来用于冗余修复。这些控制器在NAND闪存中的应用可能还会更加普及。

要实现这一切,估计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

记者:控制器成本方面呢?

Klein:人们还是愿意为具有创新意义的控制器买单的。我认为控制器的成本在这方面问题不大。大容量——在硬盘产品和笔记本硬盘产品市场上——成本都很重要。但在取代服务器硬盘产品方面,我想控制器厂商面对的是一个大好的机会。

记者:美光会不会自己生产控制器?

Klein:业界已经有不少很优秀的控制器厂商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也很强。我认为我们实在没有必要与这些厂商相互竞争,我们反而应该相互合作,让他们能设计出好的控制器,为我们的NAND提供出色的管理解决方案。

记者:美光是否自己生产SSD?

Klein:我们的产品线里不包括SSD驱动器,我们只是芯片厂商而已。未来系统中采用的这两种设备(SSD和NAND闪存)也可能都是我们生产的,我不排除这种可能性。SSD其实有点像内存模组,我们最擅长的就是生产内存模组。

记者:潜在的市场有哪些?它的用途会不会仅限于工业应用呢?

Klein:我们对任何合适的市场都很有兴趣,也会与合适的商业伙伴一起合作。

记者:制程技术在SSD的推广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Klein:目前市面上大部分SSD采用的都是SLC架构,估计现在它还没达到53纳米的水平。我猜大部分厂商现在还在用上一代技术,我不认为现在的错误处理技术已经为使用SSD而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厂商们现在还没能获得这样的控制器,所以他们采用NAND闪存都拥有最强的读写周期性能。这就是为什么必须采用多级单元(MLC)。

记者:MLC什么时候会取代单级单元(SLC)成为SSD的闪存芯片?

Klein:我想我们得等到下一代控制器出现才行,也就是还要两到三年的时间。

记者:您能否谈谈您对SSD消费趋势的看法?

Klein:我们在2006年创造的信息容量达到了160 Exabyte,其中大部分来自于人们用手机或数码相机拍下的照片。

这些信息中有不少都采用了目前市场中基于NAND的存储媒介。消费者不停地创造数据,而且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机器里的内存已经够大了,多少东西都能装得下。

有些新推出的数码摄像机已经抛弃了磁带存储,而采用SD(SecureDigital)卡之类的存储方式。这个现象已经显示了磁带的没落。硬盘还没能造成这么大的影响,一转眼我们就开始用固态盘了,市场发展的方向直指NAND。

我认为这一现象很惊人。这意味着今后,在磁带曾经占据的市场上,NAND的普及率有可能像之前的磁带那么广,说不定我们所有家庭录像都会直接存放在NAND上。

记者:笔记本呢?

Klein:举个例子,我的IS部门首先会假设我手上的硬盘空间只有16GB。他们的要求是要在里边装上操作系统、应用程序还有少量的数据,数据要求不多,因为笔记本毕竟安全性不是很高,如果公司配给我的笔记本丢了,损失的数据有可能属于我个人,也可能属于公司。

但我需要存储。演讲文档是要保存的,我的笔记本至少要有60GB的存储空间,这个要求不高。买回新的名牌笔记本之后,出门旅行时可能还不会用它来工作,但回到办公桌前,打开笔记本屏幕,它就得帮我干活了。

问题在于硬盘,硬盘受到震动时磁盘会暂时停止活动。这种情况不少见,现在的笔记本掉在地上时,硬盘里的G传感器会检测到笔记本下落,并停止磁头运动。如果笔记本是从两英尺左右高度掉下来的,防震机制可以起作用,但如果从一英尺的高度掉下来就不行了。我算不上高端的专业用户,但我绝对想在笔记本里装上SSD,以免出现意外情况害得我前功尽弃。

记者:那么,成本呢?

Klein:要说成本,数据丢失的代价有多大?自己的蜜月照片丢了的话,代价会有多大?

我们都知道硬盘会继续扮演视频和图片记录等文件的大容量存储设备的角色。NAND的价格正在下跌,而且跌幅越来越大,它的普及是迟早的事。In-Stat称,到2010年,30-40%的笔记本将会采用SSD,这个观点我同意,现在一切才刚刚开始。

当然了,现在我是不愿意内存卖得太便宜的。但从整个业界的角度出发,我们所有人互相合作的目的就是要降低成本。我们还会继续精简我们的设备,将会采用MLC,还会尽快实现更多级单元。我们也在优化3D封装,硅堆叠正在逐渐成为主流技术。当这一切都实现的时候,成本还将会继续降低。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