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存储频道美光高层访谈:固态盘前程似锦(全)

美光高层访谈:固态盘前程似锦(全)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根测IDC的预测,固态盘(Solid State Drive,SSD)从2006到2011年,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71%,成为主流的固态存储技术。

作者:李泉(翻译)/黄永誉(整理) 2007年8月23日

关键字: 闪存 固态盘 美光 SSD N-Gage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2页)

根测IDC的预测,固态盘(Solid State Drive,SSD)从2006到2011年,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71%,成为主流的固态存储技术。作为全球NAND闪存市场中不断发展的前沿存储器厂商之一,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存储器系统开发部门副主管Dean A Klein在接受Digitimes的采访中,对这一现象表述了自己的观点。

业界普遍认为SSD取代硬盘的关键在于其每GB的成本,但是近期很难做动。不过美光指出,NAND闪存密度提升的速度逐渐超越了摩尔定律,这意味着SSD的价格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不再是问题。

Klein认为,NAND闪存的每GB价格到2010年时将会降到1.96美元,届时0.85到1.8英寸硬盘的每GB价格将为0.89美元,2.5英寸便携式硬盘则为0.35美元。

随着每GB成本差距的缩小,从芯片生产到相关配件规划等领域内都将会出现配备SSD的小环境市场(消费级)和大环境市场(企业级)。Klein发表了对这个被形容为“大象级”市场的看法。

美光高层访谈:固态盘前程似锦(全)

Dean A Klein

全文共两部分,本篇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已更新!

记者:业界普遍认为SSD仍然被局限在工业应用等专业领域里,但您却看好SSD,您的依据是什么?

Klein:SSD很值得看好,因为目前NAND的成本非常低,而且不少厂商的产能都在不断提高。NAND降价最大的好处就是它能让新技术——SSD成为现实。

市场过渡已经开始了,某些尺寸的硬盘已经被SSD完全取代。0.8英寸硬盘的市场根本就不存在了,1英寸的市场也正在“濒临死亡”,而1.8英寸的市场也会很快开始过渡。当然,现在市面上能看到的只有戴尔、富士通和索尼推出的32GB/64GB SSD,不过,这个容量还只是一个开端而已。

记者:那么,您认为NAND闪存的价格已经足够低,并使市场发生过渡了吗?

Klein:当然这个情况会首先出现在最低容量的产品上。直到今天,就连32/64GB SSD的价格都无法直接导致市场出现过渡。

但NAND也带来了不少好处——加快开机时间和应用程序的载入速度。系统的可靠性、性能和续航时间也明显有所提高。因此,用户们会愿意多花一点钱来获得这些改进的。不过,通常市场过渡都会先从低容量的产品开始出现。

记者:您认为它在其他哪些应用领域也有发展的可能性?

Klein:我确实发现了一些很有趣的现象,这是非常好的机遇。其他一些公司也发现了这一点。发现这个机遇的部分创始公司和其他控制器厂商都表示这项技术在笔记本电脑上的发展空间很大,那么服务器上呢?也许在这个领域它的发展空间并不大。

提起服务器,一般人都会想到大容量存储,NAND可以在这个领域与硬盘竞争吗?我认为它可以。仔细看看服务器的一些关键要求,你就会发现NAND都有相应的优势可以取代服务器硬盘。

首先,低能耗,这一点对数据服务器和笔记本电脑都非常重要。给数据中心添置一块硬盘,带来的是非常高的能耗需求,数据中心用的硬盘成本也就相对较高。但添置这些硬盘为的就是提高每秒传输速度,这是NAND也可以做到的。

现在好的硬盘能够达到100~150 的IOPS,而NAND芯片的IOPS则能过千。因此,我认为随着控制器技术的发展,SDD控制器将会拥有更出色的性能,用户也会愿意为数据中心添置NAND。

目前大部分路由器中的SSD都还在采用所谓的“第一代”控制器技术。Phison Electronics和其他一些台系厂商正在研发第二代解决方案,为笔记本提供更出色的NAND性能。我相信今后还会出现第三代技术,其目标将是更高容量的企业级解决方案。

在企业级的应用领域,固态硬盘没必要长得和普通硬盘一样。它可以有不同的物理形态和接口,这种硬盘拥有更高的灵活性。

另一方面,目前大部分SDD采用的都是SLC(Single-Level Cell,单级单元)NAND芯片。我认为,控制器厂商实现用MLC(Multi-Level Cell,多级单元)生产高可靠性的硬盘是迟早的事,这只是经济利益和时间的问题。如果你能用一个bit的钱买到两个bit,这种好事很难不被注意到。

记者:您刚才说控制器厂商现在还在研发第二代解决方案,这能不能理解为SSD虽然目前尚未全面进入市场,但它的机会还在,只是相关的解决方案还没准备就绪?

Klein:对,我认为这还不仅仅是机会而已。我注意到有始创公司正在评估并着手于这方面的研发工作,我只能说这么多。

记者:客户反响如何?

Klein:我知道这项技术已经有过实际的测试,实际上,它的测试是在美国一个超大型的超级计算机中心进行的,而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超级计算机领域,硬件的价格极其昂贵,而运算处理时间也十分宝贵,因此,整个系统有很多时候都是在创建检查点,以便出错后可以及时恢复。检查点的创建是通过将内存的内容和处理器状态并写入硬盘来实现的。

当前的一部大型超级计算机花在创建检查点上的时间会占去其工作时间的25%,这个代价很大。因此,他们想到了用SSD来创建检查点,结果速度快多了。我可以肯定的是进行这次测试的计算机真的很大,是全世界最大型的。如果SSD能给他们带来好处,它就应该也能给数据中心带来好处。

记者:美光是怎样与服务器厂商合作推广SSD的?

Klein:我们的合作方式有几个。有些客户会跑到我们面前来说:“我们想用SSD,但它要能经得起上百万次完全的读/擦写周期。”只要算一算就知道,要给一块硬盘做上百万次的完全读/擦写周期测试得花上差不多50年时间。

因此,我们与PC OEM厂商之间的合作方式之一就是让对方明白什么东西才真正重要。硬盘在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在SSD的使用寿命期间,它上边每一个块是不是都要被读写上百万次?

我们都知道,硬盘本身的利用率并不均衡,整块硬盘上有的地方是经常用到的,有的是经常用来保存数据的,还有的甚至可能只用过一次而已。

所以,我们也得让人们明白这一点,还要把出色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两者好好地结合起来。有些PC OEM厂商绝对会要求用SSD完全取代硬盘,他们拿到手中的必须是具有硬盘外形的产品,这样才方便采用。他们不需要自己生产驱动器。而其他厂商则完全有能力自己使用自家的解决方案。

记者:服务器市场能不能看作是SSD进入的第一个市场?

Klein:不能,SSD的第一个进入的肯定是笔记本市场。因为要进入企业市场就得花上很长时间和企业沟通,一项技术要融入这种市场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我们最感兴趣的是消费者市场,目前我们的NAND闪存已经进入了这个市场。但长远看来,我们现在就要做好铺垫以便日后进入企业市场。

记者:这么说来,服务器应用是SSD的小市场了?

Klein:对,这是个小市场,但这个小市场也很大,这个“缝隙”里能塞下一头大象。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