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作者:黄亮 来源:CBSi企业解决方案中心【原创】 2011年10月8日
关键字: GPFS XIV SSD Storwize V7000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5页)
XIV Gen3分阶段SSD读-写缓存、4TB Ready
ZDNet:IBM宣称第三代XIV Gen3的吞吐量提高了4倍,响应时间缩短了3倍,能够在单一系统上承载更多的应用。不过我们没有看到公布的具体性能数字或者案例,我想这方面应该是用户比较关心的,您能否介绍一下?
Vincent Hsu:我们正在做SPC-1的Benchmark,过一阵子就会公布测试结果。
IBM XIV Storage System高性能SSD caching示意图
ZDNet:IBM计划在XIV上加入SSD缓存支持,每个数据模块512GB / 整体7.5TB,IBM表示能够削减随机读取I/O延迟高达90%。我们认为大容量的SSD就是为了提高XIV随机读访问的缓存命中率,不过还有来自IBM的信息:“对随机读写的性能将有大幅提升”。请问SSD在XIV上只是用于读缓存?还是读/写缓存?
Vincent Hsu:SSD在第一阶段会做读缓存;第二阶段,大约6个月之后会做读/写缓存。
ZDNet:有的竞争对手说,XIV的延迟要比传统双控制器的磁盘阵列要高。您怎么看这个情况?
Vincent Hsu:我不太同意这个想法。XIV的架构有接口模块(Interface Module)和数据模块(Data Module)2个层,第一个层从服务器进来的I/O,它会计算一下数据是在哪一个模块上。如果在这个“数据模块”的缓存没有命中的话,就会访问里面的硬盘。我觉得在这方面和其他的存储没有什么大的差别。
第二代IBM XIV Storage System架构图,XIV Gen3将内部节点间互连改为20Gb/s InfiniBand。另外,XIV的缓存和硬盘分布在每一个接口模块和数据模块上。
InfiniBand的延时和硬盘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以前的以太网速度确实要慢一些,而IB本身就是一种低延迟的网络技术(还有高带宽,所以比较广泛的应用在对性能要求苛刻的HPC领域,笔者注)。
补充:XIV Gen3将所有节点统称为数据模块,但实际上最多仍然有6个兼具主机访问和数据存储的功能。
ZDNet:XIV Gen3每个数据模块包含24GB DRAM缓存,第二代XIV有8GB和16GB两种配置(分别对应1TB/2TB硬盘驱动器),那么XIV Gen3是否已经预留了对3TB驱动器的支持?只等通过测试加入到兼容列表中?
Vincent Hsu:硬件上已经可以支持3TB和4TB了。
定位决定XIV多机架扩展、未来高密度盘柜?
ZDNet:有消息说第三代XIV下一步将增加到30个数据模块,同时升级InfiniBand到QDR、40Gb/s,再次升级模块处理器至Sandy Bridge。您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Vincent Hsu:你讲的这些都是很正确的。
ZDNet:XIV什么时候会升级到多个机架?(与上一个问题相关)在跨机架互连的复杂性方面有什么难度吗?
Vincent Hsu:事实上我们正在研发多机架的技术,在实验室里可以把最多4个XIV机架连接为一个系统的。
ZDNet:这样一共就是60个数据模块了吧?
Vincent Hsu:对。将数据分布在所有的模块上,复杂性并不是很高。
ZDNet:在同样配置180个7200rpm SATA/SAS驱动器的情况下,XIV依靠分布式缓存能够实现其它产品无法达到的IOPS性能,不过180个2TB硬盘的最大可用容量只有161TB。通常高端存储系统应该支持更多的驱动器和容量,具体到XIV除了增加横向扩展节点的数量,还可以采用Scale-out + Scale-up的组合,即在每个控制器节点(数据模块)后端连接JBOD或者使用高密度盘柜。XIV会采用哪一种?
IBM OEM自NetApp E2600-60的System Storage DCS3700存储系统,专门针对高性能计算和流媒体环境的应用需求。总共60个驱动器安装在5个可以从前面装载的12硬盘位“抽屉”中,基于x86架构的存储系统也可以采用类似的高密度设计,比如NetApp E5400。
Vincent Hsu:因为IBM的产品很多,如果需要很高端的、扩容的存储,我们有DS8000那样可以支持超过1500~1600个驱动器。针对VMware ESX的应用,大部分的存储就是(XIV的)这个容量范围。虽然实验室里已经研发出可以做Multi-Rack(多机架),但我们在考虑市场定位怎样才能让产品不要有太高的重复性。
ZDNet:XIV将来仍然会只提供一种7,200rpm转速的硬盘吗?
Vincent Hsu:这个就难说了,因为现在的确有用户提出需求,我们在考虑做15,000转的驱动器支持。但是我觉得将来的走向还是使用SSD + Nearline(近线)的组合比较理想。市场的大趋势还是在Hybird(混合存储)——SSD加上转速比较低的磁盘。
高速的传统硬盘应该会越来越少。通过IBM的(自动分层存储/缓存)技术,能够分别发挥出SSD的高速度和近线驱动器大容量的优势。
ZDNet:您觉得每个数据模块只有15块盘,我们在硬盘的数量上和竞争对手相比并不多,而对应的CPU和内存资源(对应服务器的台数)却不少。那么性价比方面,XIV成本上是不是比他们只挂JBOD扩展的方式要高一些呢?
Vincent Hsu:由于控制器CPU和缓存能力的提高,速度变快了,我们也在研究将来XIV做高密度的机箱(驱动器柜),使每一个模块内的磁盘数量增加。但这不是今年或者明年的事情,属于未来的发展方向。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