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存储频道存储组件源科麒麟PK Intel企业级SSD

源科麒麟PK Intel企业级SSD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SandForce方案如何将两部分缓存数据整合到一起?这就是的DuraWrite——一种类似于压缩的数据精简写入技术。本文将衡量源科麒麟 I Plus处理不同压缩比数据的实际表现;另外根据经验,使用SLC闪存的企业级SSD写入寿命和性能应该明显超过MLC产品,Intel X25-E在实际测试中究竟表现如何呢?

作者:唐僧 来源:ZDNet China【原创】 2011年8月3日

关键字: SandForce 压缩 IOPS 缓存 SSD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6页)

参与测试SSD实物图及平台

性能巅峰:源科麒麟PK Intel企业级SSD 

源科麒麟 I Plus SSD实物照片,产品标贴上醒目的印有“IOPS up to 50,000”,显示出了源科公司对该产品性能的宣传和信心。

性能巅峰:源科麒麟PK Intel企业级SSD

在麒麟 I Plus的背面可以看到标准的SATA数据和电源线接口,尽管这一代产品还是支持SATA 3Gb/s,但据了解未来定位于商用企业级的麒麟二代将会采用SATA 6Gb/s和SAS 6Gb/s接口。

性能巅峰:源科麒麟PK Intel企业级SSD

由于源科送测的这块麒麟 I Plus SSD金属外壳采用了无螺丝锁扣设计,并且带有易碎帖,强行打开可能导致外壳变形。我们在此借用国外网站上的源科RCP-V(箭鱼V代)内部图片,仅供参考。这里的控制器型号为SandForce SF-1222TA3-SBH,正反两面各有8颗IMFT NAND闪存颗粒,物理容量为256GB,对应240GB的产品(用户实际使用容量不到240GB)。

性能巅峰:源科麒麟PK Intel企业级SSD

与我们测试的另一款源科红旗Ⅰ代SSD相同的是,麒麟 I Plus在它的防静电袋包装内也带有手工填写的合格证,再次反映出源科对产品质量的重视。

性能巅峰:源科麒麟PK Intel企业级SSD

源科针对医院数据库应用设计的解决方案,SSD非常适合这样需要高IOPS性能的场合

源科公司将麒麟 I Plus主要定位在商用和小型服务器等企业级非关键应用,另外还适合对性能要求较高的DIY发烧友及电信业、金融类等高端商业服务器用户。云计算服务器、门户网站数据中心、图形工作站等领域也是它的目标市场。

2.5寸、mSATA齐上阵 SSD/固态混合硬盘大比拼 

Intel X25-E企业级SSD(右上方带有Adaptec MaxIQ蓝/白色标贴)

本文测试的Intel X25-E 32GB并不是一款完全普通的SSD驱动器,而是被作为Adaptec 5/6系列SAS RAID卡的一个MaxIQ(最新名称maxCache)选件来销售。其中使用SSD充当HDD RAID的随机读缓存——这种“固态混合阵列”的闪存加速模式,我们在《存储时间》“RAID新变局(下):SSD优化成新宠” 中曾有讨论。

2.5寸、mSATA齐上阵 SSD/固态混合硬盘大比拼 

Intel X25-E企业级SSD的电路板

从电路板我们就能看出Intel和SandForce SSD方案的最大区别:Intel固态盘需要一颗单独的DRAM缓存芯片(上图中的三星颗粒),而SandForce控制器则不用外置缓存。

测试平台

强氧科技定制服务器平台配置

主板

Supermicro X7DB8

CPU

Intel Xeon 5050(双核3.0GHz/FSB 667MHz/4MB)

内存

2GB DDR2-667 ECC FB-DIMM(1GB×2)

SCSI

板载Adaptec AIC-7902W双通道Ultra320

系统硬盘

Maxtor Atlas 10K Ⅳ 146GB(10,000RPM/Ultra320 SCSI)

测试硬盘(SSD)

源科麒麟 I Plus 240GB

Intel X25-E 32GB

Intel X25-M G2 160GB

操作系统

Windows Server 2008 R2 64位简体中文企业版

本次测试依然在强氧科技为存储时代(www.Stor-Age.com)定制的服务器平台上进行。我们使用Intel ESB2南桥提供的SATA 3Gb/s接口,设为AHCI模式并安装Intel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驱动。相同的硬件配置和驱动版本(见下表),有助于和上一次评测的成绩进行比较。

驱动程序和测试软件

驱动程序/测试软件

版本

Intel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

10.1.0.1008

Intel SSD Toolbox

v2.0.1.000

 

AS SSD Benchmark

1.6.4067.34354

CrystalDiskMark

3.0.0.1a

ATTO Disk Benchmark

v2.43

Iometer

2006.07.27

本次我们在测试方法上做出一些变化:首先因为不再包含传统机械硬盘,所以放弃了以获得磁盘传输曲线为主的HDTach测试软件;为了衡量使用SandForce控制器的源科麒麟 I Plus对压缩数据的处理效果,引入专门针对固态盘且带有压缩测试功能AS SSD Benchmark;另外添加ATTO Disk Benchmark以获得相对极限的最大顺序读写速度。

侧重于模拟实际应用的部分,由于本文关注的主要是企业级而非PC领域,因此没有再使用PCMark。我们依赖的还是Iometer——运行4KB随机读和4KB随机写2个脚本,用于考察这三款SSD在不同队列深度下的IOPS性能。

SandForce控制器SSD方案不用搭配外置DRAM缓存,因此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写入缓存策略”设置对麒麟 I Plus没有影响(也就是无法关闭写缓存)。而我们使用AS SSD Benchmark测试Intel固态盘时会对比顺序/随机写在两种情况下的表现;Iometer则保持从HDD时代坚持过来的传统——运行随机测试时关闭写缓存;其余项目如无特别说明均按照默认设置(即写缓存打开)进行。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