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存储频道内忧外患知天命:2006年硬盘技术综述

内忧外患知天命:2006年硬盘技术综述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2006年我们庆祝了硬盘驱动器的50周岁生日,但整个行业面临的威胁也不可忽视。来自闪存的挑战要求硬盘驱动器充分发掘自身的潜力,因此向垂直记录技术的过渡格外引人关注。毕竟50年的辉煌已成过去,未来还能不能再有一个50年——哪怕只是25年?硬盘驱动器能否打...

作者:存储时代——张广彬 2006年12月18日

关键字: 硬盘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12页)

接口:灵活比速度更重要

2006年秋季IDF上披露了两种正在制订中的SATA规范——xSATA和SATA 6G。SATA 6G是带宽达6Gbps的下一代SATA接口速率,不会很快问世。即使得到应用,也将优先光顾端口多路器(Port Multiplier,PM)等确实需要高带宽的设备,而不是硬盘——3Gbps已经是现有3.5英寸SATA硬盘最大外圈传输率的三倍以上,够用好一阵子的了。

从2005年开始,新推出的SATA硬盘彻底抛弃了桥接方案,全部采用单芯片设计,成本略高于PATA硬盘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与生俱来的各种优势逐渐展现出来。而在主机端,SATA端口的数量也逐渐超越PATA,只是笔记本电脑平台还略显滞后。

3.5英寸硬盘中SATA接口已成为主流,IDC在2006~2010年硬盘市场前景展望中估计,SATA接口在桌面PC中的出货量份额将从2005年的约35%倍增至2006年的70%,2007年更将高达95%,占据绝对的统治性地位。很明显,2007年推出的3.5英寸SATA硬盘都将支持3Gbps带宽。但在外置硬盘、网络硬盘等存储设备上,PATA接口硬盘让位的进程则略显滞后,因为对这些设备而言,PATA接口还并非速度瓶颈,SATA连接方便等特征在这类设备上也表现不明显,因此很少有设备制造商花精力去改动已非常成熟的设计。

2.5英寸及1.8英寸硬盘则要逊色一些。同样来自IDC的数据,2005年SATA接口在笔记本电脑中的出货量份额还不到10%,2006年将接近40%,2007年约70%,进程大致比桌面PC晚一年。大多数新品将不再提供PATA支持,但限于内部传输能力还比较低,预计2007年SATA 1.5Gbps会占据主流,目前已知将采用SATA 3Gb/s接口的只有两款5400RPM产品——东芝MK1637GSX和希捷的混装闪存硬盘Momentus 5400 PSD。此外,虽然NCQ功能对笔记本电脑没什么用,却也会得到普及。

速度上没啥变化,值得关注的是SATA接口的外置应用——不是前面提到的xSATA,而是eSATA(External SATA,外置SATA)。USB和IEEE 1394早已成为外置硬盘(特别是小型RAID)的瓶颈,用户“发自内心”地需要高带宽的eSATA。

内置SATA规格将连接距离限制在1米之内,对外置应用来说这显然不够——USB和1394在全速状态下的连接距离都可以接近5米,常见的连线也有1.8米长。因此,eSATA将线缆延长至2米。

为了满足防静电(ESD)和电磁干扰(EMI)的要求,外部SATA连接器(插头和插座)必须包上金属外壳达到屏蔽效果,兼具保护连接器及提供更好接地路径的效果。此外,插座和插头的外壳上还分别设计了簧片和棘爪,使连接更为牢靠,以避免意外脱落。

为防止错误地将内部SATA线缆用于外部连接,外部SATA连接器的形状也有较大改变,最显著的是插口形状由“L”型转为“一”字型。凡此种种,使人感觉eSATA在连接器设计上从USB那里借鉴了不少经验。

eSATA的接口带宽高达3Gbps,这是USB 2.0(480Mbps)和IEEE 1394(400Mbps或800Mbps)无法抗衡的,内置硬盘的性能可以充分发挥,组RAID受到的限制也更少。并且,如果eSATA设备内置的就是SATA硬盘,还可省去协议转换的环节,节省成本并消除因此产生的延迟。

eSATA接口及其Logo

不过,eSATA尚有一点不如USB,那就是连接器虽然具有7个引脚,比USB多3个,却没有一个是用于供电的,因此即使内置的是2.5英寸甚至1.8英寸硬盘,也必须有独立的供电设备(包括从USB或PS/2接口取电),这多少会带来不便。因此,预计内置1英寸或1.8英寸硬盘的移动存储设备将继续采用USB接口。

关于eSATA,最大的误解莫过于专用的eSATA连线可以插拔超过2000次,而普通的SATA连线只有50次。其实,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虽然在SATA 2.5规范中的确有如下要求:

  • 外部连接器的耐用性不得低于2500个插拔循环;
  • 内部连接器的耐用性不得低于50个插拔循环;
  • 背板连接器的耐用性不得低于500个插拔循环(测试中最多每小时200个插拔循环)。

看起来上述说法似乎确实有理论依据,然而,我们必须注意到,规范中的数字都是下限,而不是上限!2500个插拔循环可能是不太容易达到,但50个插拔循环的“追求”也未免太低了些。SATA连接器的设计是很合理的,只要触点上的金属涂层有基本的厚度和光滑度,以目前的制造水平来说,达到50个插拔循环的下限轻而易举——除非金属涂层“薄如蝉翼,糙如砂纸”。笔者经常做硬盘的测试,手中经历过上百次插拔的SATA硬盘和线缆不在少数,还没有一个坏掉的。实际上,内部SATA连接器的损坏,绝大多数都是因为使用不当,导致连接器在切向力的作用下折断——而非磨损——造成的。

当然,无论从设计要求还是对连接器的物理保护来看,eSATA都确实比内置SATA更为耐用。笔者想强调的是“内外有别”,只要在正常的范围内使用,内置SATA连接器也是完全可以信赖的,大可不必把“50次插拔”的下限当成上限,自缚手脚。

由于尚处在普及阶段,符合eSATA规范的产品还不够丰富,其中较为知名的供应商包括Silicon Image、Marvell、Oxford(牛津半导体)、Accusys、Buffalo、LaCie等。希捷和WD也都有了采用eSATA接口的外置硬盘,但总的来说他们仍以USB和1394为主,或许要在处理掉相关的存货和一些大容量的PATA硬盘之后才会加大对eSATA的支持力度。预计2007年eSATA在市场上的局面将有较大的改观。

此外,面向微硬盘的CE-ATA标准也值得一提。1.8英寸硬盘方面,无论是东芝专门开发的44孔接口,还是日立照搬自2.5英寸PATA硬盘的44针接口,对于MP3等消费电子设备来说都太浪费空间;1英寸硬盘原先用的CF接口已经过时,而且根本无法满足新外形规格(30mm×40mm)的需要;0.85英寸硬盘甚至找不到连接器的容身之处……因此,英特尔、日立(Hitachi GST)、Marvell、希捷和东芝在2004年秋季IDF上宣布成立CE-ATA工作组,开发可满足下一代手持及便携消费电子(CE)设备需求的新型存储接口。后来,苹果和诺基亚也加入了CE-ATA工作组,与上述5家厂商并列为核心成员。

CE-ATA连接器的宽度小于同样采用柔性线缆的PATA连接器

CE-ATA 1.0规范在2005年春季IDF上宣告完成,同年9月底推出1.1版。进展如此神速的主要原因在于CE-ATA规范基于MMC规范开发,接口电气和信号定义都取自后者。CE-ATA接口的服务对象是包括1.8英寸、1英寸和1英寸以下(或许还会有1.3英寸)规格在内的微硬盘,支持x4或x8(尚未定义)数据线,最高时钟频率52MHz,其带宽对于目前的微硬盘来说也算够了。

CE-ATA接口采用嵌入式连接器和柔性线缆,主机端可以集成柔性线缆或设置连接器,设备端(通常是硬盘)设置连接器,但0.85英寸硬盘是个例外——直接集成柔性线缆,因此只能与设有连接器的主机配合使用。

CE-ATA在技术上并没有什么突破,其主要意义在于统一了微硬盘的接口,这一点1.8英寸硬盘体现得尤为明显——日立和东芝终于在外形尺寸上走到一起可以说有其一份功劳。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