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存储频道日立数据发布2011年存储行业十大发展趋势预测

日立数据发布2011年存储行业十大发展趋势预测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日立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日立数据系统近日发布了其对2011年存储行业的十大预测与观点。日立数据系统公司首席技术官 Hubert Yoshida通过其博客发表了名为《2011年十大发展趋势》的博客文章,针对当前存储行业发展的热门话题——数据中心转型做出了十大发展趋势。

来源:ZDNet China 2011年1月11日

关键字: 日立环球 HDMI 云计算 自动分层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日立数据首席技术官Hubert Yoshida2011年存储技术方向的10大预测

日立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日立数据系统近日发布了其对2011年存储行业的十大预测与观点。日立数据系统公司首席技术官 Hubert Yoshida通过其博客发表了名为《2011年十大发展趋势》的博客文章,针对当前存储行业发展的热门话题——数据中心转型做出了十大发展趋势:

1、随着存储虚拟化(Storage Virtualization)和动态预配置(Dynamic Provisioning)成为云服务以及动态、高可用性数据中心的基础,它们的推广速度将会加快。存储虚拟化——即外置存储阵列的虚拟化,将实现从一个阵列到另一个阵列的平滑迁移,并消除更新存储系统所需的代价高昂的停机时间。动态预配置能够让客户在几分钟之内完成存储预配置,采用自动宽条带化技术方便地提升性能, 并为灵敏的存储基础架构提供按需配置的容量。

2、为了加快数据中心虚拟化进程,将需要更加紧密地整合服务器和存储虚拟化资源。服务器虚拟化已迈过了通过整合打印、文件、测试和开发服务器降低成本的阶段,目前正处于支持第一层应用服务器的阶段。接下来,为了进一步支持第一层应用程序,服务器虚拟化将需要整合各个企业级存储虚拟化阵列,从而克服某些软件I/O瓶颈(如SCSI reserves),并能通过扩展满足第一层企业级应用程序的高可用性和QoS需求。 

3、虚拟分层(Virtual tiering)将被用于数据生命周期管理。虚拟分层技术目前能够将某个卷分配到某个包含多个性能、成本各异和多层存储的存储池中,并能根据访问次数智能地将该卷的某些部分移至不同的存储层级。用户不需要对某个卷进行分类,并将其分配到某个存储层级,也不需要根据活跃状况在各层级之间移动该卷。虚拟分层或动态分层技术将自动完成这些工作,无需用户对卷进行分类,并在各层级之间移动整个卷。

4、使用SSD硬盘提升虚拟分层配置的性能、降低成本正逢其时。由于一个卷的80%或以上部分通常并不处于活跃状况,因此,第一层上只需少量的SSD硬盘服务某个卷的活跃区域,而该卷的大部分可以位于成本较低的SAS或SATA硬盘上。在容量相同的情况下,一个包含少量SSD和大量SAS/SATA硬盘的多层存储池的成本低于一个SAS硬盘存储池,而且前者的IOPs是后者的4至5倍。 

5、串行SCSI(SAS)硬盘将被用于提升企业级存储系统的可用性和性能。 与用于支持旧存储系统中光纤通道(FC)硬盘的FC环路不同,SAS是一种点对点协议。FC环路要求环路上的每块硬盘进行仲裁,以便访问该环路,而这会导致争抢。如果将一个速度更快的硬盘——如SSD硬盘,连接到环路上,它可能会淹没环路,让其它硬盘无法访问。由于SAS硬盘是6 Gbps,而FC环路是4 Gbps,SAS具备速度更快、点对点访问的性能优势。由于SAS是点对点协议,定位硬盘故障更加容易;与此相反,FC环路需要查询环路上的每块硬盘,直到找到故障硬盘为止。此外,SAS还兼容SATA,它们之间的唯一区别是端口:SAS是双端口,而SATA是单端口。在Hitachi存储系统中,SAS扩展器(expanders)被用作点对点连接的交换机。

6、凭借低功耗和散热效率,小型封装(SFF)硬盘将得到普及。SFF硬盘是2.5英寸硬盘,功耗仅为6到8瓦;与此相比,大型封装(LFF)3.5英寸硬盘的功耗为12到15瓦。SSF可大幅降低功耗,提升散热效率,并节省空间。多家厂商已将24块SFF硬盘封装到一个高2U、宽33.5英寸的硬盘架中。Hitachi更改了AMS 和Virtual Storage Platform(VSP)的封装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封装密度。AMS现在拥有一个包含48块硬盘、高3U、宽24英寸的高密度硬盘架,但并不将所有硬盘安装在硬盘架的前侧。用户可以拉出硬盘架,对所有48块转动的硬盘进行维护保养。VSP拥有一个硬盘模块,该模块高13U,宽24英寸,包含80块3.5英寸硬盘或128块2.5英寸硬盘。用户可以从前侧或后侧对硬盘进行维护保养。

7、云将成为一种有效的基础架构模型。虽然“云”仍将伴随一些夸大成份,但将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一概念。通向云的道路将加快云的推广速度,并促进管理工具和协调层( orchestration layers)的发展,提供端到端透明性,以确保实现服务级目标和计费功能。

8、数据中心的融合将启动。 服务器、存储和网络基础架构的融合将使部署应用程序变得更加简单、快速。服务器、hypervisor(超级管理程序)、存储和网络虚拟化的使用将是开放平台的关键,以保护客户投资并为客户提供更多样的选择。

9、在应用程序需求的驱动下,存储虚拟化或云基础架构中增加更多应用程序透明性。如果没有这种透明性,应用程序用户将无法知道他们的服务级目标是否得到实现,无法确定费用,无法制订使用规划,也无法知道基础架构的健康状况。管理软件应提供一个业务单元或应用面板,并在其中定义了一个服务等级目标(SLO)。该目标不随配置的变化而改变。面板应显示某个可选时段内的SLO状态,硬盘、RAID类型、存储端口的实际分配情况,阵列组和主机链路的健康状况,以及所分配容量的利用率。

10、将提供远程代管服务,以减轻阻碍IT运营迁移至新技术的低级别监测、报警、报告和管理任务。在过去的十年中,IT部门的使命是要做到事半功倍,而IT员工超负荷的工作只能做到维持更多的重复工作而已。为了改造数据中心,IT员工必需抽出时间参加培训、规划和执行工作。一群使用远程管理工具、在运营中心之外进行操作的IT专家可利用他们的技能帮助维护多个系统,这种方式不仅成本经济,而且可以迅速提升资产的投资回报率。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