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本文作者George Crump是Storage Switzerland网站创始人,该网站为存储用户、供应商和集成商提供战略咨询和分析。此前,他曾担任过美国最大集成商的首席技术官。
我的上一篇文章《厂商的厌倦加速磁带的灭亡?》引来DCIG的Jerome Wendt的关注,他在自己博客中发表了一篇题为《墨菲法则和持续创新让磁带魅力长存》的文章,他的观点是,虽然许多人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基于磁盘的备份上,但未来几年磁带仍将在数据中心扮演重要角色。
然而我并不认同磁带还将继续“存活”一段时间的说法,我认为对于磁带制造商来说一个最大的挑战仍然是——革新。磁带是否能够存活下来并且继续为用户所使用的关键几乎只取决于一点,那就是它现在所能发挥的作用以及传统优势,例如便携性和低成本。问题是,磁盘在这些方面与磁带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而同时磁带的缺点却一直没有被解决。
我所说的是哪种革新?是分类编目吗?磁带技术的一大挑战就是能够快速在一个陈旧的磁带上找到所需的信息,或者在磁带上迅速确定数据的位置。确定要找的磁带、然后迅速地找到这盘磁盘所在的区域,这是是否具备理想恢复策略的关键之处。
磁带能够在存储介质中长期保存文件标签,以在磁带扫描过程中起到帮助作用。最后你需要作的就是从头到尾对上百盘磁带进行逐一扫描。问题是,现在只有少数几家应用提供商利用了磁带的这个特性,即使这样,也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大多数备份应用保存文件的时间相对较短(90天到1年不等),这其中就可能包含文件标记信息。在备份应用上的文件历史数据库容量增长非常快,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显而易见的容量问题,另外还存在数据库速度和数据损坏的问题。因此,在90天或者更长时间之后,自动删除功能就会对文件历史数据库进行处理。而且一旦一盘磁带被拿出主存储数据库,你就不得不从头到尾对整个磁带进行重新扫描。
那有没有一个解决方案呢?几年前,索尼公司提出了在每个存储介质上安装一个RAM芯片的想法,这种芯片能够保存磁带上有哪些文件以及文件在磁带中的哪个位置等分类信息。想象一下,这是在LTO 5上进行的,而且实际上是由磁带软件支持的。进一步,如果支持所有备份软件制造商,那么任何备份应用在接入到磁带库的时候可以读取任何磁带,不仅可以马上知道磁带上有什么文件,而且知道文件在磁带上的位置。
这就是所谓的革新。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