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2页)
在存储系统前端设置缓存以改善性能表现的概念再次席卷而来。我记得上一次听说这个概念还是在本世纪初,可惜当时遭遇了悲剧性的失败。没错,这种机制确实能在某些应用领域发挥作用,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无法与通用存储方案顺利协作。
这一次处理思路做出了不少调整。首先,磁盘驱动器供应商计划通过将闪存与驱动器对接来打造混合体系。另外,设备供应商则选择使用大量闪存缓存方案,这主要是由于目前NAND闪存在成本上已经比原先作为缓存使用的DRAM低得多。
如果大家读过本专栏的前续文章,一定还记得我曾提到过,这套机制中并不存在新的工程难题,只是新一代工程师在解决同样的老问题。无论是采用闪存还是DDR内存,新缓存方案在技术上都并无突破可言。
那么如今的新设计到底遇上了什么困难?新方案与旧机制相比存在哪些不同?应用程序面临哪些挑战,这次谁的表现会更好——磁盘驱动器还是闪存设备?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行一番深入思考。文件系统在分配空间时需要参考一些因素,例如分卷管理器、分配所需线程数量等等。即使是在处理单一文件时,文件系统也不需连续运作,因为分配流程通常采取FIFO(即先入先出)机制;当多个线程写入不同文件时,这文件系统通常会对这些文件进行散置。另外,考虑到不同系统中分配、大小、分卷管理器条带容量、RAID条带容量以及/或缓存条带容量有所差异,因此不匹配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即使是那些能够适应缓存而在直观上可以采取缓存方案的文件,也需要考虑整个分配过程是否真能不出差错。
要求
和往常一样,我仍然将要求放在第一位、而把技术放在次席。我的一位好朋友曾指出,缓存的作用在于降低延迟或帮助系统改善请求处理能力、以支持存储回应强度更高的请求。如果这两种回报对大家来说并不重要,那么缓存的存在价值也就微乎其微了。我的朋友还提到,和世纪八十年代克雷YMP超级计算机就使用过SSD缓存,时至今日其适用范围也依然如故。
在谈到缓存系统话题时,我总是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大家需要留意的一大关键在于,存储其实就是数据块及其重复使用过程。磁盘驱动器、缓存等等只懂得与数据块相关的SCSI命令。它们不清楚文件在设备层中的情况。当然上层也会涉及一部分其它知识,但只要我们处理的是设备层,一切都要以数据块为核心、而不再是文件或者对象。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