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存储频道三碟六头!808.8GB反被聪明误

三碟六头!808.8GB反被聪明误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西部数据(WD)2009年4月中旬推出的808.8GB Caviar Green硬盘,构造与1TB绿盘相同,也是3张盘片6个磁头,很有可能是后者的“降级”产品,却打着“专门面向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的旗号,令人感到无奈。

作者:存储时代——张广彬 来源:Stor-Age.com【原创】 2009年4月30日

关键字: 1TB Caviar 西部数据 WD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用这句话来形容西部数据(WD)本月中推出的808.8GB硬盘,再合适不过了。

在华人世界,“8”的含义不言自明。但是,这款“专门面向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的808.8GB硬盘,却在大陆引发了空前的怀疑。这不能怪中国的消费者过于敏感,虽然国际厂商的信任度相对较高,但打着“专为中国用户开发”的旗号,反而会让大家怀疑其中是否有着“量身定做”的陷阱。

三碟六头!808.8GB反被聪明误

808.8GB的容量没有任何实用意义,但如此奇特的数字,想不获关注也难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西数808.8GB Caviar Green从推出之日起,就深陷一片质疑声中。

质疑有理

最初,对于808.8GB硬盘,笔者没太当回事。808.8GB是个噱头?毫无疑问。不过,如果把它看作一款800GB的产品呢?808.8GB,大了1.1%,这样的裕度,对于硬盘技术来说,还是很easy的。

如何实现?很容易想到的有两种实现方式:利用已非常成熟的单碟320GB技术,“两碟半”(3盘片5磁头)正好是800GB——非要强调808.8GB的话,也可以说是单碟333GB(三碟1TB);或是让不久前投产的单碟500GB技术“屈就”,“降级”为单碟400GB,双碟就够了。

与目前市场上的三碟1TB“绿盘”相比,单碟320GB(或曰333GB)的“两碟半”节省了一个磁头,而从单碟500GB得来的双碟更是少用了一个盘片和两个磁头,具有不同程度的成本优势。

但是,现在西数1TB绿盘的市价在650元左右,而808.8GB的价格居然低至499元!这么大的价差,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盘片和两个磁头所能节省的成本。

所以,人们普遍怀疑,808.8GB采用了2张“不够格”的500GB盘片,不是完全没有依据的。

意料之外

然而,事实跟我们开了一个大玩笑!

在达思数据恢复中心工程师的帮助下,笔者惊奇地发现,西数808.8GB居然采用了3盘片6磁头的配置,实在是出乎意料。

三碟六头!808.8GB反被聪明误

除了型号不同,808.8GB硬盘(WD8088AADS)与三碟设计的1TB绿盘(WD10EADS)包括固件版本在内的主要信息高度一致,包括6个全部可用的磁头!

原本,3盘片对WD应该是个有利的证据——前提是5个磁头,这样单碟容量是320GB,总容量800GB也好,808.8GB也罢,都是合情合理的。价格为什么便宜那么多?市场行为嘛,“赔本赚吆喝”又不犯法。

可是,多了这一个磁头(而且不是摆设)之后,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这意味着,808.8GB的单碟容量还不到320GB,略高于250GB,大约270GB的样子。

进一步说,这些808.8GB的硬盘,原本是要做成1TB的,但是没有达到要求,就退而求其次,做成800GB级别的容量了。

再激进些,可以认为808.8GB是1TB绿盘中淘汰下来的不合格品……

真相如何?

从笔者已经掌握的情况来看,808.8GB硬盘的奥妙主要在于盘片。这些本来要制作成1TB绿盘的产品,在装配好之后,进行低级格式化的时候,发现盘片上有缺陷的扇区和磁道偏多,导致可用容量难以达标,但是直接淘汰掉又怪可惜的,于是索性进一步屏蔽了部分内圈磁道,将单碟容量从333GB降至270GB,标定为808.8GB。

三碟六头!808.8GB反被聪明误

808.8GB硬盘的电路板(上)也与1TB绿盘(下)完全相同,包括Marvell 88i8846-TFJ2主控芯片

这样做可以吗?

笔者有个不是很恰当的比喻:一位参加高考的学生,目标是清华,但是成绩没有那么好,那么,他是应该自杀呢,还是去上北理工?

当然,肯定有人不赞同上述类比。毕竟,有坏道的硬盘“意味着质量问题”,用起来不安心。

不过,如果真的这么要求的话,就没有可以用的硬盘了。现在的硬盘盘片面密度越来越高,尽管厂家生产盘片的过程极其精密,也极难做到100%的完美,盘片表面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陷。硬盘厂商能做的就是在低级格式化过程中自动找出所有的缺陷磁道和扇区,记录在P-list(永久缺陷表)中,并且在对所有磁道和扇区的编号过程中,跳过这些缺陷部分,让用户永远不能用到它们。

也就是说,即使是拿来对比的1TB硬盘,盘片上也会有很多记入P-list中的缺陷磁道和扇区——只是密集度低于808.8GB硬盘而已。不仅WD如此,希捷也是,这是所有硬盘厂商通行的手段。

换言之,这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缺陷扇区,对于用户来说是透明的,不必担心它们的存在。

仍然会有人怀疑,(如808.8GB硬盘所用的)本身永久缺陷较多的盘片,说明品质不够过关,在长期使用中产生新的坏道的可能性更大。

对于使用过程中由于磁介质性能变弱而形成的缺陷扇区,硬盘用G-list(增长缺陷表)来记录,并将坏扇区重定向到预先保留在盘片内圈的好扇区。访问加入G-list的扇区时读写速度会受到影响,而且这种坏扇区如果不断增长,数量超过了保留扇区,还有可能导致数据丢失。

808.8GB硬盘是否会比“根正苗红”的1TB绿盘更容易出现增长坏道,没有内部资料,不能妄下断言。笔者只能说,应该还不至于。再怎么质疑WD,其技术实力还是有起码保证的,808.8GB硬盘推出前肯定要经过相应的测试,毕竟有着三年的质保期,在此期间因坏道过多而导致返修的话,厂商就得不偿失了。

问题是,就算用户可以放心购买,又能怎样?关键不在这里,而是WD的态度有问题。

自作聪明!

回过头来看,在808.8GB硬盘的构成上,WD至少有三个选择:

其一,单碟320/333GB,3盘片5磁头,这是最能让用户放心的设计,很难挑出理来;

其二,采用单碟500GB技术,2盘片4磁头,这是坊间流传最广的怀疑,因为可能是将缺陷扇区过多而无法达到500GB的盘片,给做成400GB的了,大家担心有潜在的质量问题;

其三,采用达不到333GB容量的盘片,由1TB降级为808.8GB,这比前一种情况还令人不安。

在上述三种可能中,只有第一种情况才可以问心无愧地说这个808.8GB是专门打造的——你可以笑WD无聊,却很难质疑其诚意。

不幸的是,WD选择了一个最容易招致非议的方案。

与单碟500GB相比,单碟320GB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良品率应该是很高的。不过,在经济危机的大形势下,“变废为宝”不失为一种开源节流的办法,WD把做成1TB会比较勉强的绿盘,改成小一点的容量来卖,只要能保证品质不出问题,本也无可厚非。

但这无论如何不是件很容易讲清楚的事情。如果WD把未达标的1TB硬盘做成750GB,甚至800GB的容量,以很低的价格,静悄悄的卖,别人也很难说出啥来,一则不容易引起怀疑,二则不引人关注。说句不太地道的话,就是以800GB的容量,只在中国销售,也未必有人会想到去WD的英文官网上去查这是否不是一款针对全球市场的产品。

谁能想到,WD居然不仅只在中国市场上销售,而且还堂而皇之地做成808.8GB的所谓“黄金容量”,大张旗鼓地宣传“专门面向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简直是惟恐天下人不知,拿中国人当傻子来糊弄了。

作为一个在硬盘圈中浸淫了10年的媒体记者,笔者为WD这样的老牌硬盘厂商如此“得便宜卖乖”的行径,感到深深的无奈。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