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存储频道确到改朝换代时——10款SAS硬盘横向评测

确到改朝换代时——10款SAS硬盘横向评测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存储时代征集了7款SAS硬盘驱动器和4款Ultra320 SCSI硬盘驱动器进行横向评测,包括希捷的Cheetah、Savvio和日立的Ultrastar,通过测试来揭示SAS硬盘驱动器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作者:存储时代——张广彬 来源:张广彬评测【原创】 2008年1月29日

关键字: 评测 横向评测 硬盘 SAS SATA Savvio Cheetah Ultrastar 希捷 富士通 日立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13页)

SAS对决Ultra320(上):Cheetah 15K.4先输一阵

2004年6月中旬,希捷(Seagate)一举发布了11款硬盘驱动器,其中包括三款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级硬盘驱动器——Cheetah 10K.7、Cheetah 15K.4和Savvio 10K.1。作为希捷的第七代10000RPM和第四代15000RPM硬盘驱动器(3.5英寸规格),Cheetah 10K.7和15K.4的容量均比两年前问世的上一代产品(Cheetah 10K.6和15K.3)提高了一倍,分别达到300GB和147GB。

此次征集了两款同为147GB容量的Cheetah 15K.4,型号都以ST3147654开头,结尾“SS”代表SAS(如图所示),“LW”代表非热插拔的68针Ultra320 SCSI

当时的SAS还是一种新兴的接口技术,希捷只在相对高端的Cheetah 15K.4中提供了选项,Cheetah 10K.7仍仅支持Ultra320 SCSI和2Gb/s FC-AL。两款产品都在2004年年底前批量供货,但采用SAS接口的Cheetah 15K.4直到半年以后才开始出现。

与Ultra320 SCSI版本的ST3146854LW(左)相比,ST3146854SS在标签上突出了SAS的Logo(右),WWN则相对低调

Cheetah 15K.4基本沿袭了Cheetah 15K.3的外形设计,只是呼吸孔附近略有调整,标签下方省去了一个固定顶盖用的螺钉。显然,SAS版本和Ultra320版本的Cheetah 15K.4基于同样的盘体(HDA,磁头/盘片组件),但前者通过标签上醒目的SAS Logo和精心印制的WWN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Cheetah 15K.3(左)、Cheetah 15K.4 Ultra320(中)和SAS(右)的PCBA对比(点击看大图)。SAS版本的Cheetah 15K.4不仅改变了接口(红色椭圆框内),不再需要SCSI ID跳线,还将LSI出品的硬盘控制器芯片由一颗变成了两颗(右下角红色圆框内和箭头所指处),SDRAM和Flash ROM也对调了位置

与Cheetah 15K.3(上图左)相比,Ultra320版本的Cheetah 15K.4(上图中)将担负硬盘控制器功能的芯片由两颗整合为一颗,PCB因此不再占有盘体除主轴马达外的投影空间,而是空出了一角。可是,SAS版本的Cheetah 15K.4(上图右)却走起了“回头路”,用另外一颗LSI出品的芯片和相关电路重新填满了那片“空地”,这也使得其功耗比Ultra320版本增加了2W左右。

在两颗印着LSI标志的芯片中,靠近SAS连接器、SDRAM和150MHz晶振的那一颗显然主要承担着接口交互的任务。这种设计,不由得让人想起SATA硬盘驱动器刚出现时的“桥接”方案——考虑到Cheetah 15K.4之于SAS也处在类似的阶段,同样可以将其理解为“SAS桥接”。

Cheetah 15K.4“同门相残”,SAS以微弱的劣势落后于Ultra320,这或许是“SAS初期阶段”必须付出的代价

在HD Tach v3.0.4.0的测试中,SAS版本Cheetah 15K.4的突发传输率落后于Ultra320版本,考虑到Ultra320 SCSI的理论带宽(320MB/s)略高于SAS 3Gb/s(300MB/s),这样的结果可以理解,只是差距过于明显。Cheetah 15K.4的外圈传输率约为95MB/s(1000进制,非1024),内圈也在50MB/s以上,但是SAS版本几乎全程都比Ultra320版本低约1MB/s,平均访问时间也略长(0.2毫秒),既然双方拥有同样的HDA(磁头/盘片组件),这只能理解为受累于两颗芯片之间的通讯开销。我们无法确定靠近SAS连接器的芯片是否扮演了(Ultra320与SAS)协议转换的角色,但至少,在SAS硬盘驱动器发展的早期阶段,就让控制器芯片提供商拿出集成了SAS接口功能的单芯片方案,委实有些勉为其难,通过两颗芯片来分担任务是可以理解的。

Cheetah 15K.4“内战”IOPS,SAS版本先抑后扬

根据笔者在希捷官网上查到的Cheetah 15K.4产品手册,其SAS版本支持64深度队列(64 - deep task set),而ULtra320版本的Cheetah 15K.4及Cheetah 10K.7的命令队列深度也是64(Command queuing of up to 64 commands)。两种版本的HDA物理结构是一样的,因此读/写的平均访问时间理论值相同,但从HDTach的随机访问(Random access,仅限读操作)时间来看,只有Ultra320版本符合5.5毫秒(ms)的理论值,SAS版本却慢了0.2毫秒。如果说HDTach的测试结果还存在一定的偶然性,那么在IOMeter的随机读测试中,并发任务数为1时,Ultra320版本的IOPS性能略高,就足以说明SAS版本的平均访问时间确实稍长一点。

既然拥有同样的物理结构,那么最大的可能应当是SAS版本Cheetah 15K.4的双芯片硬盘控制器在通讯(串并信号转换?)过程中产生了微小的延迟。不仅如此,在并发任务数为2时,SAS版本几乎没有体现出增长的态势,立刻就被Ultra320版本将距离拉开,说明早期的SAS硬盘控制器芯片还不够成熟。不过,随着并发任务数的增长,SAS版本与Ultra320版本的差距迅速缩小,终于在并发任务数达到64之后一举实现超越,领先幅度接近10%,初步显示出SAS接口在队列支持上的优越性。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