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20页)
随机访问能力:NCQ也有高下之分
本次参测的硬盘转速均为7200RPM,平均寻道时间基本上在8.5~8.9ms的范围内,因此它们的平均访问时间应该是12.6~13.1ms(加上了4.17ms的平均等待时间)。从实际测试结果来看,下限符合的很好,上限略有超出,但也没到14.0ms,总的来说较为合理。
平均访问时间主要以WinBench 99的结果为准,原点定在10.0ms以从视觉上拉开差距
在目前的市场来看,400GB及以上容量的硬盘不大可能服务于需要频繁访问零碎数据的应用,因此强调其随机访问能力没有什么意义。不过,看看新一代硬盘在NCQ(Native Command Queuing,本机命令排队)的帮助下能够有怎样的表现,还是很有必要的。
WD4000KS、5000YS和Deskstar 7K500对NCQ的利用最为有效
不难看出,WD4000KS、WD5000YS和Deskstar 7K500较为充分地发挥了NCQ的作用,它们的IOPS(I/O per second,每秒I/O数)随着队列深度的增加而一路上扬,最后达到196的高水平。由于WD5000KS的测试结果与WD5000YS高度重合,为避免发生4条曲线挤在一起的局面,我们放弃了已经在《容量与性能的取舍:3.5英寸SATA硬盘类型评测》中充分展示过的前者。作为Deskstar 7K500的接班人,两个型号的Deskstar T7K500的IOPS表现有较为明显的下降,特别是队列深度为2时还在“原地踏步”,估计与更换硬盘控制器芯片有很大的关系。日立应该注意到了这一问题,但随机访问能力肯定不是考核大容量硬盘的重要指标,被牺牲掉非常合理。倒是Deskstar 7K500的出色表现,显示出日立将其改为Deskstar E7K500的正确性。顺便说一句,我们测试的Deskstar 7K500是2005年12月生产的,比Deskstar E7K500早大约九个月,不可能在固件上专门为企业级应用进行优化。
Web Server测试的情况与随机读取测试类似,但IOPS值有所下降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NCQ的积极倡导者,希捷的三款Barracuda在这方面的表现却令人不敢恭维。特别是Barracuda 7200.10,简直就像不支持NCQ一般——队列深度为32时,IOPS仅为117,这是PATA时代Barracuda的标志性成绩。虽然Barracuda 7200.10确凿无疑地提供了对NCQ的支持,但这不代表它一定会打乱接收到的命令的执行顺序(即未必真正进行“排队”)。Barracuda ES和Barracuda 7200.9的测试结果十分接近,尽管只在队列深度达到32之后比7200.10略有提高,可至少是“象征性地”进行了优化。同时也不难看到,作为同一硬件平台下面向不同应用领域的两款产品,Barracuda ES与7200.10在固件上的确各有侧重。
Intel Maxtrix Storage Console清楚地显示,我们测试的Barracuda 7200.10开启了对NCQ的支持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