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20页)
缓存容量:16MB略胜一筹
日立上个月推出的Deskstar 7K1000的SATA版本配备了32MB缓存,但还没有上市。目前市售的SATA硬盘的缓存有2MB、8MB和16MB共三种配置,其中2MB只用于一张盘片的160GB及以下容量的低端产品,400GB及以上容量在16MB与8MB之间选择。本次参测的硬盘中,包括500GB的Deskstar T7K500分别配备8MB和16MB缓存的两个型号,它们采用同样的固件版本,为进行对比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同时,我们还将16MB缓存的型号在SATA 150模式及Deskstar 7K500的测试成绩放在一起,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
在Application Loading和General Usage两项测试中,8MB缓存比较吃亏
操作系统引导过程中不大可能反复从缓存中提取同样的数据,因此在PCMark 05的XP Startup测试项目中,8MB与16MB的差距甚微。应用程序加载(Application Loading)测试硬盘打开和关闭Adobe Acrobat Reader、Windows Media Player等几个应用的性能,一般使用(General Usage)测试则模仿Microsoft Word、Winzip、Internet Explorer(IE)等常见应用访问硬盘的方式,它们对缓存都有不同程度的依赖,所以8MB的成绩比16MB有7%~10%的下降。至于SATA 150模式和单碟容量仅100GB的Deskstar 7K500,却在三个测试项目中均有着十分接近的表现。
File Write测试也受缓存容量影响
病毒扫描(Virus Scan)测试模仿病毒扫描程序扫描大约600MB不同类型的文件,其结果主要受接口速率和持续传输率影响,与缓存容量的关系不大,因此持续传输率稍高的8MB版本反而略占优势。文件写入(File Write)测试向硬盘上写入大约680MB的文件,主要考验持续写入的能力及缓存的配合,如果缓存的容量较大,主机一次可以写入更多的内容,有利于优化写入性能,所以8MB版本的表现有所下降,而SATA 150模式仍处于原有水平(甚至比SATA 300更高,这在File Write测试中时有出现,属于正常的上下浮动范围内)。
看起来缓存容量似乎没有接口速率的影响大
综合起来,从PCMark 05的整体成绩来看,8MB缓存与16MB缓存相比,下降幅度不到5%,甚至还没有降低接口速率的影响大。特别是日立的这几款硬盘实际的接口速率并不高,如果换成Barracuda 7200.10或ES,差距会更为明显。但是,反过来说,PCMark 05的成绩之所以对接口速率比较敏感,主要是因为Virus Scan的作用,有片面之嫌。况且,16MB与8MB虽然相差8MB,但只是一倍的关系,造成的冲击不及从2MB升到8MB也是可以理解的。
退一步说,SATA 300已经是新款硬盘的首选接口,几年之内不会再往上升,而缓存却可以随着硬盘容量的增长而继续扩张——譬如Deskstar 7K1000的32MB。总之,加大缓存容量始终是改善硬盘性能的有效手段,这一点毋庸置疑。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