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存储频道垂直记录的铺路石:500GB级SATA硬盘横评

垂直记录的铺路石:500GB级SATA硬盘横评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在目前的产品配置条件下,500GB是纵向记录技术所能达到的最大容量。它们开始采用的一些技术将在今后两年推出的垂直记录硬盘中获得广泛的普及,加上750GB的Barracuda 7200.10/ES,我们将在本文中看到这些产品的精彩表现……

2007年5月30日

关键字: SATA NCQ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20页)

接口速率:SATA 300很有必要

从2005年开始,新推出的3.5英寸7200RPM硬盘中采用SATA 300(MB/s,即SATA 3Gbps)的比例越来越高,本次参测的硬盘中只有2004年问世的Barracuda 7200.8仍为SATA 150,充分体现了前者的统治力。

同样是SATA 300,三款Barracuda的突发传输率明显占优,甚至达到了持续传输率的34倍

除了传统的HD Tach测试突发读取传输率,我们还增加了H2Benchw的重复数据读取(Repetitive sequential read)和带预读的顺序传输率(Sequential transfer rate w/ read-ahead)作为参考,前两者的性质类似,只是不同软件测试的取值方法有所差异,反映出来的相对结果总体上的一致性比较好。

从突发读取传输率的测试结果来看,这些硬盘的接口速率表现带有明显的家族特征:WD、日立、希捷的产品各自“扎堆”聚在一起,后者的三款Barracuda表现最佳。毋庸置疑,硬盘控制器芯片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采用Marvell 88i6745的WD1600AAJS就比基于88i6545的WD5000KS/YS和WD4000KS更快一些。而在硬盘控制器芯片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似乎缓存容量较大的型号略占优势,如两款16MB缓存的Deskstar便领先于两款8MB缓存的“弟兄”。

毫无疑问,SATA 300时表现越好,切换成SATA 150后落差越大

Barracuda 7200.10/ES和WD的产品都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跳线切换到SATA 150模式下工作,Deskstar则需要用日立的软件来更改。大家在SATA 150模式下的突发传输率表现就接近得多了,基本上都在122MB/s130MB/s之间,因为要达到这样的速度实在算不得什么难事。

从左至右,SATA 300时的突发传输率逐渐升高,受SATA 150的影响也愈发明显

突发传输率越高的硬盘,工作在SATA 150模式下受到的影响越大,这一点在PCMark 05的测试中再次得到证实。从上图中可以看到,Barracuda 7200.10和ES的性能下降幅度达到了8%左右,应该说是个很大的差距了,至少比单碟容量提升20%对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相比之下,WD5000YS的变化只有3%,可见硬盘厂商必须进一步改善接口的实际传输能力,才能充分发挥SATA 300的作用。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上图中PCMark 05测试成绩的下降幅度似乎与缓存容量无关,而是主要受突发传输率变化的影响。发生这种情况,与PCMark 05的测试项目设置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在SATA 150模式下,Virus Scan的成绩差异远没有SATA 300来得大

正如我们在《容量与性能的取舍:3.5英寸SATA硬盘类型评测》中所介绍的,PCMark 05的5个测试项目中,只有Virus Scan比较明显地受接口传输率的影响,其他4项几乎没有变化。Virus Scan测试对接口传输率和持续传输率的要求都很高,所以在切换到SATA 150模式之后,Barracuda 7200.10和ES的下降幅度达到30%,从而拖累了PCMark 05的总体成绩。

可以说,随着硬盘接口的实际传输率接近250MB/s,SATA 300(较之于SATA 150)不再是个可有可无的摆设,它一统天下从各方面来说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