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20页)
Barracuda ES:“新瓶装旧酒”续篇
希捷在2004年6月中旬发布Barracuda 7200.8时一并引入了新的NL35,顾名思义即面向近线应用(Near-Line)的3.5英寸硬盘,其和前者之间的关系就如同迈拓(Maxtor)的DiamondMax 10与MaXLine Ⅲ、WD的Caviar SE16与RE2。区别在于,NL35不仅支持SATA,还有2Gb/s FC接口的所谓FATA(Fibre Attached Technology Adapted)版本——而且是先推出的。
750GB的Barracuda ES,16MB缓存的型号为ST3750640NS
NL35跟着Barracuda 7200.9走到了500GB,在Barracuda 7200.10问世之后,希捷决定改用Barracuda ES品牌。2001年,希捷曾经在Barracuda ATA Ⅲ的基础上发展出采用SCSI接口的Barracuda 36ES系列,前后只有两代,源于Barracuda ATA Ⅳ的Barracuda 36ES2也是希捷的最后一款7200RPM SCSI硬盘。如今的Barracuda ES在守住7200RPM转速的家族共性的前提下,与Barracuda 7200.10的相似度甚于以往——连接口都是一样的SATA 3Gb/s。
750GB双雄——Barracuda 7200.10和Barracuda ES
当年的Barracuda 36ES/36ES2定位在企业市场的低端,容量均为37GB,是中高端产品的一半到四分之一,而得益于Barracuda 7200.10的Barracuda ES容量高达750GB,显然是要“以大取胜”,大容量服务器、富媒体内容、参考和遵从数据以及磁盘到磁盘(D2D)、虚拟磁带库(VTL)、快照和虚拟化等数据保护主题应用都是其用武之地。
Barracuda 7200.10和Barracuda ES的外形完全相同,也包括PCBA
Barracuda ES的整体设计和技术指标均与Barracuda 7200.10相同,但增加了一些从NL35开始具备的企业级功能,包括:
我们拿到的Barracuda 7200.10(左)和Barracuda ES(右)的硬盘控制器芯片来自不同的供应商(杰尔和意法半导体),但型号一致——当然,与Barracuda 7200.9还是有区别的
Barracuda ES全家福
Barracuda ES以3Gb/s SATA接口为主,理所当然地支持NCQ(本地命令排队),具有8MB或16MB缓存,官方宣称提供250GB、400GB、500GB及750GB的容量,实际上还有320GB,基本与Barracuda 7200.10的大容量区间重合。同样容量和缓存的Barracuda 7200.10和Barracuda ES在型号上只是倒数第二个字母有区别——分别是“A”和“N”。此外,Barracuda ES也保留了2Gb/s FC(2GFC)接口的版本,包括400GB和500GB两种容量,配备8MB缓存,其实就是原来的NL35。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