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20页)
WD5000KS/YS和4000KS:低调的跟随者
西部数据(WD)目前的500GB硬盘产品是一对分属两个系列的“双胞胎”——WD5000KS(Caviar SE16)和WD5000YS(Caviar RE2),其中前者本站在《容量与性能的取舍:3.5英寸SATA硬盘类型评测》一文中已有详细的介绍,这里不再重复。WD5000YS可以说是WD5000KS的RAID版本,它们在硬件(外观与技术指标)上几乎完全一致,区别主要在于固件(Firmware)不同,作为RE2系列一员的WD5000YS支持RAFF(Rotary Accelerometer Feed Forward,前向旋转加速反馈)技术且具备TLER(Time Limited Error Recovery,限时错误恢复)功能,胜任7×24小时的企业级环境要求,MTBF长达120万小时,享受5年质保。如果说从WD5000KS中挑出“体魄强健”的精英并换上“坚韧不拔”的头脑便得到了WD5000YS,或许有助于我们理解两者间的关系。
WD5000YS的外观与WD5000KS完全相同
WD5000KS和WD5000YS均为四碟设计,单碟容量125GB。此外,西数还悄无声息地推出了一款三碟设计的400GB产品WD4000KS,单碟容量133GB,配有16MB缓存,属于Caviar SE16系列,支持SATA 3Gb/s。
不能将WD4000KS当作是WD4000KD的SATA 3Gb/s版本
WD Caviar SE16/RE2与希捷Barracuda 7200.9都是400GB三碟、500GB四碟的配置,恐怕并非巧合——说明在各自当时的技术条件下,500GB从四碟减至三碟未必能降低成本,前者虽多用1个盘片/2个磁头,但产品良率更有保证,反而较受制造商青睐。当然,五碟和三碟之间的成本差距就很明显了,这使得日立必须以Deskstar T7K500接替Deskstar 7K500。即便如此,Deskstar T7K500也没有用3盘片/5磁头来实现400GB,而是与WD及希捷相一致的3盘片/6磁头。
WD5000YS/KS(上)和WD4000KS(下)的PCBA形状和布局都一样,硬盘控制器芯片也都是Marvell 88i6545-TFJ1,但版本号从FM20781.1演进到了GM96331.2——当然,不排除后来生产的WD5000YS/KS亦改用更新版本硬盘控制器芯片的可能
对400GB和500GB的产品来说,单碟160GB与133GB的差别不是很大,但仍居主流的160GB产品就不一样了——如果单碟容量不足160GB,意味着要多用一张盘片和一个磁头,也即花费在盘片和磁头上的成本增加50%以上,这显然是无法接受的。因此,160GB及以下容量的Barracuda 7200.9均为单碟设计,日立也在发布Deskstar T7K500的时候捎带上Deskstar 7K160,而WD1600AAJS更是目前为止西数仅有的一款单碟160GB硬盘。
Caviar RE2的平均寻道时间比Caviar SE16略短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