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存储频道固态盘——今日的奢侈 明日的亮点

固态盘——今日的奢侈 明日的亮点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台湾技嘉公司推出的一款产品,受到到了DIY发烧友的密切关注,它就是全球第一款采用DDR内存的SATA储存设备——i-RAM……

2005年7月13日

关键字: i-RAM SSD 固态盘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2页)

高价位——今日的奢侈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台湾技嘉公司推出的一款产品,受到到了DIY发烧友的密切关注,它就是全球第一款采用DDR内存的SATA储存设备——i-RAM。

大幅刷新存储纪录 技嘉i-RAM全球首测

i-RAM看上去很像是一张DRAM扩展卡

简单的说,i-RAM为系统提供了一个单独的物理RAM盘,而不像DOS时代我们用Ramdisk命令在内存中划分出来的内存盘。而这个RAM盘的接口是SATA,也就是说,在系统中,它将被认做是一个SATA硬盘。在这里,我不打算详细分析它的设计原理,从外观可以将它看作是裸露的“硬盘”,在这里我们可以盘片——即内存条,如果给它盖上一个盖,从外观上就是一个很特殊的“硬盘”了。

i-RAM体现出的尴尬

我们今天的话题也就由此引开,这种以非磁盘存储介质虚拟成标准硬盘的产品,我们通常称之为固态盘(SSD,Solid State Disk)。SSD在工业界是较为常见的,在企业级的存储中,有厂商使用SSD做为高性能存储设备以应对高负载关键任务。在一些工业级应用领域,也有公司使用NAND闪存生产出比传统硬盘更坚固的SSD,然而,在民用级市场,引入SSD,技嘉肯定是第一个。为什么SSD出现这么久,才有公司敢在民用领域吃这个螃蟹呢?原因就是价格!

插满4条DIMM的i-RAM

以i-RAM为例,不包括DRAM模组,其本身的价格就是很昂贵的,至少600多块钱,这个价钱现在能买个不小的硬盘了。而作为一个硬盘来使用,容量至少要多少呢?我想使用Windows XP的用户都应该心中有数,以i-RAM的设计来说,至少4GB。也就是说,i-RAM上的DIMM插槽要插满4条1GB的内存,再加上系统本身的内存,玩家的系统所需的DIMM数量至少为6个(系统内存按双通道配备)。那么现在的1GB DDR内存是多少钱呢?大概800-900左右吧,也就意味着,4GB需要大概3000多元的费用,加上i-RAM本身,怎么着也得小4000了。虽然i-RAM直接最高8GB的容量,但谁都知道那更得是天文数字了。所以说,技嘉虽然成为SSD民用化的第一人,但这个民用化也相对的,它的高价无疑注定其只能成为有钱玩家的奢侈品,而不可能流传于普通大众。

以i-RAM相对于传统硬盘强大的性能来说,它的用途也再明确不过——成为PC中的系统盘,以它的速度实现极为流畅的系统启动,并提高日常办公的效率。想想看,在i-RAM中建立交换文件,对于应用软件来说该有多爽呀。然而,系统盘也是非常关键的,也因此务必要保证i-RAM的稳定性,这需要从DIMM的素质,i-RAM的PCB设计以及电池寿命等方面给予充分的考虑。由于i-RAM采用的是传统的DRAM,所以要在断电时保证DRAM中的数据不丢失,电池的设计很关键。i-RAM的电池寿命目前为16小时,而且如果平时不从PCI插槽中拨出,并不会导致数据的丢失,可是如果不小心碰到了DIMM,使其松动就将立刻造成数据的损坏。另外,假如机箱内的工作环境对i-RAM上的DIMM产生了影响,那么也可以想像后果,在日常应用中,因内存质量问题导致死机或不稳定的现象时有发现,那么同样采用DRAM的i-RAM在理论上也会受到同样的影响。

所以,i-RAM有其明显的脆弱性,用户们会不会在这个可能一瞬即失的硬盘上安装系统呢?传统硬盘虽然也有损坏的可能,但数据通过专业的恢复公司大多能挽救回来,可i-RAM就不行了。

综上所述,i-RAM的确是SSD在民用领域里一次很好的尝试,但从严谨的角度来说,它更像一个高级玩具,高端的玩家可以用它来爽一把,不过是否真的会长久使用,还真说不好,反正换成我,肯定是不会的。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