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11页)
焦点4:内容提供商 独占还是中立?
在HD DVD与BD的竞争历史中,一个对HD DVD打击最在的事件莫过于华纳兄弟和派拉蒙这两个原本只支持HD DVD的片商宣布同时支持BD,让HD DVD阵营的独占主流片商只剩下了环球。
内容提供商对于一个发行媒体格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市场上只有一个主流格式可选时,内容提供商是个弱势群体,他们大多只能被动接受,即使反抗,也大多不会有好结果。但如果市场上有多个标准可供选择,那么内容提供商的选择就是重中之重了。就好像在一场战争中,当双方的武器水平相差无几时,就看谁的弹药更充足了,而内容提供商在光盘格式之战中的角色,就是弹药的提供者。当一方弹尽粮绝时,即使拥有再先进的武器平台也无济于事。
内容提供商(片商)对发行媒体(ROM格式)的选择主要出于以下4点考虑:
通过对比BD和HD DVD,我们可以发现BD占有上述4项中的3项优势,即BD拥有更大的容量,拥有更严密的版权保护措施,而在播放设备的普及量方面,由于PS3的加盟,使BD在一开始就拥有了几百万的潜在消费人群,而HD DVD的优势就在于光盘的复制成本。不过,上数的4项在不同的片商中的地位和侧重也不一样,比如迪斯尼更喜欢的是大容量,福克斯更喜欢的是版权保护是否到位,而环球则更看重媒体格式的成熟性,也就是成本。
在BD片商的眼中,市场初期的复制成本并不重要,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并不是问题。的确,现在最畅销的BD标题累计发行也不到10万张(皇家赌场),而同一标题的DVD版已经发行了360万张,即使成本差了1美元,也不过10万美元的差价,对于好莱坞巨头来说,完全是小菜一碟。更何况,很可能存在的索尼补贴政策(为BD相对于HD DVD的复制成本差价买单)也打消了片商们的后顾之忧(否则HD DVD阵营也不会暗示欧盟去调查BD阵营的不正当竞争)。PS3的出现,也让BD片商的眼前一亮,它以游戏机身份顺带创造出的BD播放平台数量是一个重要的优势,所以BD取得现有的优势地位,并不奇怪。
2007年截止至6月17日的DVD发行排名,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它们的HD DVD或BD版的发行量,就可以知道现在的高清标题发行市场是多么的小了,如果高清标题的发行量与DVD同级,那么复制成本绝对将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接下来,就看片商们如何根据市场上的变化做出自己进一步的决定。这些变化包括竞争对手的发展状况,以及自身支持格式的未来走向。对于处于弱势的HD DVD来说,如何争取到更多的片商支持,是其能否继续生存下去的关键,因为从好莱坞的DVD发行发行市场有率来看,HD DVD阵营的形势非常严峻。
好莱坞主流片商2006年全年和2007年第一季度美国DVD发行/出租市场占有率
从市场占有率来看,HD DVD独占的环球影业似乎每况愈下,近一两年没有推出像《皇家赌场》、《加勒比海盗》这样的大片,进而也影响了DVD业务。在2007年第一季度的统计中已经位列好莱坞7大片商的第6位,而BD阵营的独占片商的占有率达到了54.1%,可以说在内容的可选择性上,BD占据了绝对优势。不过,不得不说环球对HD DVD的忠心,从其发片的力度和数量来说,绝对对得起“北美HD DVD促进社团主席”的称号。
BD与HD DVD独占片商各自的顶极影片的票房排名(上,点击放大),颜色部分是指已经发行了HD DVD或BD版,从中可以看出环球对HD DVD的支持力度之大,但面对三大BD独占片商,环球的能量不知还能支持多久,从2007年上半年的电影票房收入来看,环球的处境也不并妙
可是,从每周的发行统计来看,依靠着PS3的帮助,依靠着更多独占片商,BD相对于HD DVD的占有率也基本保持在2:1的水平上,从这点可以看出,PS3并没有达到BD阵营想要的效果。PS3的用户大多数还不是BD标题的消费者,也因此反衬出HD DVD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对此,也值得BD片商们好好考虑考虑了。比如是这样坚持支持BD更好,还是说变成中立,以获得更大的收益呢?华纳兄弟的中立政策,就使其在高清标题发行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其高清版《无间道风云》在本文截稿时已经售出14万套,BD版约8万套,HD DVD版约6万套,可谓旗鼓相当。
环球为什么如此支持HD DVD? |
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好莱坞的7个兄弟,有6个支持BD,两个中立,只有环球一家只支持HD DVD,这不禁让觉得它是不是脑子有病?
有关环球为什么如此坚定的支持HD DVD的猜测有很多,比如VHS与Betamax格式之战中与索尼打的那场官司(1977年,因为Betamax的版权保护问题,环球起诉索尼),但是那场官司的好莱坞一方不光是环球,还有迪斯尼。也有人说,环球这次想当英雄,如果HD DVD成功了那么他就是大大的功臣,如果HD DVD失败了,环球也没有损失,BDA方面也肯定不会给环球脸色看。还有人说,HD DVD阵营与环球达成了排他性独占协议,期限到2008年。不过,从环球在2007年如此卖力支持HD DVD来看,即使有这样的协议,也不会如此简单。 在笔者看来,环球如此坚定的支持HD DVD,可能出于两点原因。第一就是HD DVD相对于BD更为成熟,标准也更为统一,环球希望能通过HD DVD更迅速的启动高清标题发行市场,从最近的一些访谈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另一个原因就是微软,微软与环球的母公司通用电气的关系非同一般,与NBC Universal合资成立了MSNBC频道,从中可以看出微软与环球的潜在关系, 当然,以上也只是笔者的猜测,环球毕竟也是一个生意人,即使出于种种原因现在坚定的支持HD DVD,但如果真BD最终得势,也不可能不面对现实。就像当初迪斯与福克斯力推DivX影碟,最后还是归顺到DVD标准之下一样,市场是最主要的。北美很多业界人士都认为环球会在2008年宣布中立,若果真如此,那么HD DVD的败局也将基本确定。 同样的规律也适用于BD方面的片商,包括索尼影业,如果HD DVD已经成功站稳脚跟,这些BD独占片商也会认真对待“是否支持HD DVD”的问题。 |
HD DVD的自救之旅
微软一直的努力的拉拢更多的好莱坞片商,但基本上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由它出资扶植美国的中小型独立片商以HD DVD标准进入高清领域,这些片商相对于好莱坞巨头们就好比是农村。也许标题的知名度不高,可如果那1000部发行计划得以顺利实施,即使是每部发行1000张,也会让HD DVD的销量增加100万而与BD基本持平。
在硬件方面,HD DVD也在争取着更多的销量,以让片商们不容忽视。从不断的降低售价的举措中,我们能看出HD DVD阵营在这方面的急切性。DVD影碟机在北美的普及始于199美元的产品上市,因此HD DVD就必须要赶在BD之前进入这一领域,以大幅度提高自己的硬件占有率,让片商们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选择。
此外,世界其他地区的片商,也有可能为HD DVD的普及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源自于HD DVD无区码的设计,虽然DVD论坛仍然在讨论HD DVD的区码设计问题,但在HD DVD影碟机已经销售几十万台的情况下,区码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而在北美以外的其他市场,有些标题的发行权并不在原片商手中,而是交给当地的发行商发行,由于HD DVD的复制成本更低廉,对欧洲的复制商更为友好,那么以HD DVD发行在北美是BD独占的标题就是情理之中的了,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欧洲片商发行的部分BD独占片商的HD DVD版标题,其中不乏我们熟悉的大作
由于HD DVD的无区码性,使得任何一部HD DVD标题可以在任何一台HD DVD影碟机上观看,但BD不是。这也在无形中,加大了HD DVD消费者的选择面,北美就已经有不少AV爱好者在欧洲购买那些原本是BD独占的HD DVD标题。这一情况也出现在日本,原来的东芝娱乐公司就用HD DVD格式发行过一些迪斯尼下属的米麦克斯(Miramax)的片子。
BD的隐患
BD目前的优势已经毋庸置疑,但从欧洲片商的动作中, 我们也能看出HD DVD一大潜在的优势,还是那个“成本更低,复制更容易”,不要小看这个优势,如果以全球范围来讲,所有的DVD光盘复制商在理论上都可以成为HD DVD的复制商,可BD则要从头开始,这在市场的初期并不算什么问题,但后期市场如果迅速发展,能否跟得上市场的需求很可能就是一个问题。
目前,即使在北美,能复制BD-25光盘的厂商与能复制HD DVD的厂商相比,数量仍然少得多。而能复制BD-50的厂商更是屈指可数,基本上由SDADC(索尼数字音乐光盘公司)、MEI(松下电器产业)和Cinram三家控制,在欧洲则基本上是SDADC一家独大,很多著名的欧洲复制商甚至连BD-25的生产能力都没有。
第一个可能中立的BD独占片商会是谁? |
以现有的态势来讲,如果我是一个BD独占片商,应该会坚守阵地,因为双方就是在拼谁的气长,也许胜负就在于坚持。
不过,日后的发展世事难料,假如HD DVD的生命力回升,BD阵营的独占片商们会不会有可能中立?第一个中立的片商又会是谁呢? 我们先不管会不会中立,但就第一个可能中立的BD独占片商做一个简单的预测。 在笔者看来,也许会是迪斯尼或是狮门影业。由于版权保护和政治原因,福克斯与索尼不到最后是不可能支持HD DVD的。而迪斯尼与狮门影业相对要务实一些。 在2006年3月,迪斯尼的CEO就曾经透露过可能会支持HD DVD的意愿,不过自PS3上市以后,他的态度也有所转变,对BD的坚持也越来越坚定。不过,HDi交互技术就是迪斯尼与微软合作开发的,它也是目前BD独占片商中唯一一个采用微软VC1编码方案的,而微软的VC1方案首先是为HD DVD服务的,原则上制作成BD版的VC1内容也完全可以用在HD DVD身上。目前迪斯尼看不上HD DVD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容量,另一个是播放设备的销量。如果年底HD DVD的三层标准可以顺利实现,并能与现有的播放设备兼容,如果超低价的HD DVD影碟机能打开局面,迪斯尼就有可能在2008年宣布中立。 至于狮门影业,北美一些AV论坛在2006年年底就得到确切的消息指它已经决定中立,并会在2007年的CES上宣布,但到最后这个消息也没有成真。有消息指出,索尼在最后提供了更多的补助津贴,从而让狮门打消了支持HD DVD的念头。但是,任何事不会空穴来风,如果HD DVD生命力越来越强,狮门也不会不再考虑这个问题。 当然,这一切只是可能,一切就看HD DVD的表现了。 |
HD DVD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将播放器的成本迅速降低,让更多的人去购买更多的HD DVD标题,以充分发挥HD DVD的产能优势。与此同时,HD DVD阵营也在敦促BD一方赶紧普及,这么说似乎有点不合情理,其实共同把高清标题发行市场做大是HD DVD考虑的第一步。当BD的需求量上来后,以它现有的光盘生产能力能否满足市场需求,将是一个未知数,这也是HD DVD的用意——大家一块降吧,我的后方产能没问题,就看你的了。尤其是BD-50,只有它才能体现出对HD DVD(现在普遍使用的是HD DVD-30)的优势,可是它的产能能否满足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还真不好说。
如果BD-50的生产复制问题真的会限制片商的发行,那么这也将成为一个潜在的转折点。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