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作者:存储时代——赵效民 2005年8月8日
关键字: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10页)
总结:DDR SDRAM家族的底气还有多足?
从整体的规格上看,DDR3在设计思路上与DDR2的差别并不大,提高传输速率的方法仍然是提高预取位数。但是,就像DDR2和DDR的对比一样,在相同的时钟频率下,DDR2与DDR3的数据带宽是一样的,只不过DDR3的速度提升潜力更大。所以初期我们不用对DDR3抱以多大的期望,就像当初我们对待DDR2一样。当然,在能耗控制方面,DDR3显然要出色得多,因此将可能率先受到移动设备的欢迎,就像最先欢迎DDR2内存的不是台式机,而是服务器一样。在CPU外频提升最迅速的PC台式机领域,DDR3未来也将经历一个慢热的过程。
未来的GDDR4很可能会以DDR3架构为基础设计
另一方面,在显卡领域,有可能会从DDR3家族中派生出GDDR4。按照厂商们给出的时间表,2006年上半年GDDR4就会出现,并向1Gbps数据传输率大关挺进。
不过,在其发展的过程中,Rambus的XDR家族也虎视眈眈的看着DDR SDRAM的宝座。当初RDRAM败在了设计超前,成本高昂上,当时的平台技术还不需要将串行传输引入到内存架构中来。但是,如今的XDR则在成本上做到了较好的均衡,而在速度上则远高于DDR SDRAM。以第一代XDR为例,标准数据传输速率就已经达到3.2Gbps,是DDR3最高速度水平的两倍。8bit的XDR芯片就能提供3.2GB/s的带宽,而如果组成32bit的集合(XIO的标准位宽),那么就是12.8GB/s,与64bit架构的DDR3相当,但与之相比,DDR3的PCB布线难度也可想而知。况且,XDR标准中早有4Gbps的规格(32bit时为16GB/s),而且东芝公司也曾实现了6.4GHz的最高传输频率(32bit时为25.6GB/s),因此,如果在DDR3成熟之前,应用平台的带宽需求超出了DDR SDRAM家族的能力,XDR的机会也就来了。
当初DDR之所以能打败RDRAM,主要的原因就是DDR在满足性能需求的前提下,体现出了明显的生产成本与产业转移成本的优势,但前提仍然是性能相符。如果性能满足不了,成本再低也无济于事。面对XDR家族的进攻,笔者认为DDR SDRAM家族的已经不再底气十足,其最大的家底就是良好的业界承继性,也是强大的市场惯性,因为越是主流的也越难以改变。而XDR一方最先有可能杀入DDR阵营的就是对带宽需求更为迫切的显卡领域。究竟哪一家厂商会先吃这个“螃蟹”呢?也许NVIDIA在PlayStation 3的GPU单元的开发中会对XDR进行深入了解(虽然PS3的GPU仍然用GDDR3显存),进而对其产品的未来规划有所新的设想……哈哈,现在只是猜想,至于未来到底如何,就让我们翘首以待吧!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