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4页)
插满SSD的传统阵列
插满SSD的传统阵列,在外形上与开放架构十分相似,以至于很多人无法正确区分这两者。
这一类设备就是在专门为传统机械硬盘所设计的阵列中插入SSD,以获取一定程度上的性能提升。此类阵列是针对传统机械硬盘所设计的,所以在IO路径上的各种软件处理流程、芯片处理能力和引入时延等,均无法完全发挥SSD的优势。例如,为了将一块SATA接口的SSD插入到一个后端为FC环路的传统阵列中,需要使用FC/SATA转换芯片,该芯片所引入的时延为数十至数百微秒左右。这个时延对于机械硬盘数个毫秒的时延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却与SSD的响应时延相当,会对系统性能产生极大影响。有能力提供传统硬盘阵列的厂商,均能够提供此类产品。
机架式固态存储发展趋势分析
当前的三种机架式固态存储设备,会在较长时间内共存并且竞争:
一、插满SSD的传统阵列
对于那些希望对存量设备进行平滑加速的客户风险相对较小,所以具有一定吸引力。这种方式对性能的提升有限,导致性价比极低。随着人们对固态存储的认识的加深,这种形态的产品会逐步被抛弃。
二、封闭架构
由于充分消除了系统中的各种性能瓶颈,所以性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相比传统硬盘阵列,这种固态存储的性能提升幅度大,大多数服务器、主机应用尚未完全做好准备,可能导致存储性能过剩。目前,封闭架构的机架式固态存储产品,内部集成度较高,大都无法做到在线更换部件,且产品稳定性有待更长时间的检验。
三、开放架构
开放架构继承了存储厂商在传统阵列的积累,同时又充分利用了标准件,相比封闭架构而言,相对成熟和稳定,更有利于市场平滑向固态存储过渡。Dorado2100,就是在华为赛门铁克成熟的自研硬件平台和SSD的基础上,充分消除IO路径上的时延瓶颈,进而推出的一款开放架构的机架式固态存储设备。一定程度的前后兼容、避免全新供应商的评估引入、渐进式的替换策略等等,均是客户无法规避的考虑要素,甚至这些因素的权重已高于性能指标。受限于访问SSD的协议开销,开放架构在性能上尚无法与封闭架构看齐。
插满SSD的传统阵列,由于供货门槛低,且能部分地解决客户的问题,也被一些厂商称为是能提供机架式固态存储设备。但随着客户对固态存储认识的加深,这种产品最终只能变成对存量传统阵列的一种补充。机架式固态存储市场的竞争者,将剩下封闭架构和开放架构。
封闭架构和开放架构的竞争,还会持续2~3年,直到某些产品能很好地融合二者的优势,在兼容性、稳定性、性能指标、功能特性、价格等多方面同时满足客户为止,届时机架式固态存储将迎来新一轮飞跃。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