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NAND闪存产业下一个明日之星x3(3-bit-per-cell)技术,领先者确定再度由SanDisk出线!SanDisk将在4月量产16Gb容量的3-Bit-Per-Cell产品,预计在同一世代制程下,采用3-Bit-Per-Cell技术可比MLC(Multi-Level Cell)技术增加20%的产能;此外,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2008年同样会有x3产量品问世,而这也代表在整个NAND闪存产业世代交替中,x3世代的接班态势已正式浮出台面。
与过去SLC世代转换到MLC世代的历史相同,这次NAND闪存产业技术再度由MLC世代晋级到x3世代,且确定再度由SanDisk和东芝(Toshiba)阵营先拔头筹,领先三星、海力士(Hynix)、美光(Micron)和英特尔(Intel)阵营推出x3高容量NAND闪存产品。
SanDisk指出,采用56纳米制程16Gb容量3-Bit-Per-Cell产品,将会于4月正式量产,3-Bit-Per-Cell技术已发展两年的时间,是使用SanDisk自己的专利,与策略联盟伙伴东芝共同生产研发,是MLC下一世代的产品。目前东芝虽然未公布量产x3技术NAND闪存的时间点,但预计也将于近期推出。
NAND闪存技术最早以SLC结构为主,进入MLC技术世代后,MLC技术的成本整整较SLC成本节省50%,这样的成本优势结构,也让MLC快速取代SLC成为NAND闪存技术的主流;目前整个NAND闪存产业中,MLC产量比重占了80%,SLC比重只剩下20%。
SanDisk表示,MLC技术进入x3技术世代后,在同一个制程下,采用x3技术的每片NAND闪存晶圆的产量可较MLC技术成长20%。根据内存业者透露,未来由x3技术转换到x4(4-Bit-Per-Cell)技术,成本下降的空间会逐渐被压缩,显示NAND闪存产业技术的开发难度越来越高。
这次SanDisk和东芝阵营在x3世代上,再度拔得头筹,领先其他NAND闪存大厂,将x3技术导入量产,恐再度掀起NAND闪存降价战,有机会再度拉近与龙头厂三星之间的距离;由于英特尔和美光阵营,在x3或是x4技术的时程表还未出炉,因此SanDisk阵营尽快量产x3产品,也可防堵其势力范围的扩大。
内存业者表示,目前SLC芯片只用在少数像是固态盘(SSD)或是高专业级的高速闪存存储卡、U盘等,需要较高性能的要求,一般的闪存存储卡、U盘、MP3播放器等,以MLC芯片都可支持,未来x3技术普及后,消费性电子产品的价格将会进一步下滑。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