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存储频道南方汇通:兵败微硬盘

南方汇通:兵败微硬盘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曾几何时,南方汇通乃是中国硬盘产业的骄傲,可似乎很快又销声匿迹了,在不久前本站组织的《“硬”汉正道是沧桑:硬盘业三巨头并购史》专题中,有读者留言询问了有关南访汇通的消息,当时我们就觉得有必要为这个曾经的中国硬盘产业之星的最终结局向大家有一个...

作者:赵剑飞 历志钢 李昕 陈慧颖 李正全 2006年10月22日

关键字: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12页)

“三在外”

香港威星公司控制了微硬盘项目绝大多数采购和销售

投向微硬盘项目的资金,根据记者获得的一份汇通世华资金来源与应用一览表,达到近20亿元。这张表以美元计价,显示股东出资约6405万美元,农、建、交、商四家银行五笔贷款10578万美元,三笔政府协调资金(即政府安排的贷款)2839万美元,六类国家项目拨款303.26万美元(参见“汇通世华微硬盘项目资金来源一览”)。

这份资金来源表显示,在短短三年之中,贵州方面对微硬盘项目的资金可谓求之多方,不遗余力。政府协调贷款2839万美元,以及国家项目拨款303万美元,政府之手历然在目。总计10578万美元的银行贷款亦显示出鲜明的地方政府影响。中国工商银行贵州省分行信贷业务部一位负责人表示,项目上马之时,“贵州省政府也曾经向工行要过贷款”;但是工行认为微硬盘项目“三在外”,即技术在国外、原料在国外、市场在国外,银行难以掌握企业的跨境资金流动。

工行总行与贵州省分行沟通后认为,不宜介入微硬盘项目。中行亦未介入。向微硬盘项目提供贷款的中国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当地分行,均未向总行申报。

事实上,记者在贵阳当地采访多家金融机构,多数人至今依然相信微硬盘项目是个好项目,“不然政府不会出那么大力气,况且项目背后还有大型国企拿出那么多钱来。”

据记者采访获知,建行贵州省分行向微硬盘贷款的1.83亿元中,有政府协调担保1亿余元,贵阳市商业银行贷款2.4亿元中,有贵阳市政府协调担保1.5亿元人民币。可见微硬盘项目背后闪动的政府之手,无形之中引导着金融机构盲目向微硬盘项目放贷,是几家金融机构如今泥足深陷的重要原因。

微硬盘项目的资金流向,正如工行所疑虑的“三在外”那样,长期完全操控于朱宝麒们手中。就是在合并后的新公司,南方汇通按事前协议有权派出董事长、总经理和财务负责人,但事实上除董事长由南方汇通董事长黄纪湘担任,总经理(对外称总裁)和财务主管仍为朱宝麒及其亲信路林。而由朱一手安排,一家在香港成立的威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威星公司)自一开始便几乎完全控制了微硬盘项目的采购与销售。

威星公司首次见诸公开材料,是在南方汇通2004年半年报中。根据披露,2004年上半年微硬盘项目向威星采购3.8066亿元,占总采购量的84%,向威星销售4.4539亿元,占销售总额的96%。报表对于2003年度的情况未作披露。但一位参与创建微硬盘项目的副总裁告诉记者,威星对于采购与销售的垄断性控制,从一开始就形成了。其实,电子零部件采购通过生产厂直接采购,比通过一个藉藉无名的小公司采购,对于建立购销双方的信任度要有利很多。作为一位电子业界资深人士,他对威星的角色颇为不解。

当仁不让地,微硬盘项目的应收账款也几乎全部来自威星。截至2004年上半年,威星对微硬盘项目所欠应收账款为4.19亿元,占应收账款总额的96%。此外,微硬盘项目还有对于威星的4200万元预付款。两项合计达到4.61亿元。

消息人士透露,威星公司首次见诸公开材料,已经是南方汇通与朱宝麒们合作双方矛盾公开化的结果。南方汇通在半年报中称,俟微硬盘项目在港第一时间设立分支机构后,与威星的“此类购销业务将不再继续”。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