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提到威尼斯泻湖中的方济各del Deserto岛,大家可能很难将其与高新技术项目联系起来。美丽修道院中的方济会修士当然依靠着自己的睿智打理这座小岛,但这种“睿智”跟“极客”显然并不沾边。
然而这一神圣的所在、1220年方济各自第五次东征返乡所选定的登陆点,如今也无法抵御开放数据所散发出的强大吸引力。事实上,这里正是全球目前少数几个Acqualta项目执行地之一。Acqualta项目是#opendatavenezia小组(一个由开放数据拥护者们建立的组织)的心血结晶,希望利用分布在泻湖各个位置的无线传感器对涨潮活动及潮水高度进行监控。
威尼斯的高水位(在意大利语中叫作acqua alta)有时候会成为真正的大麻烦,涨潮时海浪有可能高出海平面1.5米、并且迅速占据城市中的广大区域。正因为如此,泻湖当中才被塞满了来自本地及中央当局的大量传感测量装置,其中包括Centro Maree、Istituto di Scienze Marine(简称Ismar,属于国家研究委员会下辖的分支机构)以及Istituto Superiore per la Protezione e la Ricerca Ambientale(简称Ispra,由国家环境部负责管理)。
当然,Acqualta项目提出的实际方案多种多样。正如#opendatavenezia成员Luca Corsato在接受采访时所说,该项目是一场“全民黑客运动”。
“我们想测试将民众本身作为传感体系组成部分的潜在可行性,”Corsato解释道。“并让他们作为数据的产生来源。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方案,其中数据属于可共享资源——这与传统观念中数据需要由中央机构发布的思路完全不同。”
该组织正在努力说服家庭与企业“接受”这一理念,并着手在其建筑上安装小型轻量级太阳能传感器——这些装置每隔几分钟就会测量水面高度,并通过无线方式与专用服务器进行通信。
全部数据都被整理到一套数据库当中并发布到Twitter之上,所有民众都能够加以查看。当海潮高度与海平面间的高度差小于60厘米时,推文每隔半小时发布一次;当海潮高度增长时,则推文更新速度将达到数分钟一次。
截至目前为止,泻湖当中已经建立起三套传感装置,它们全部位于历史上威尼斯城区的中心位置(分别为Ognissanti与Ruga do Pozzi区域):其中一个寄身于某旅馆之上、一个位于某建筑工地当中、另一个则选择了私人住宅作为安置点。
另外两套装置也将很快部署到位:一个位于前面提到过的圣方济各岛上,而且已经得到岛上方济会修士们的同意;另一个则位于布拉诺岛附近。未来还将有十个传感装置被安装到现场,前提是它们都能找到适合的部署位置。
“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增加各个传感装置之间的距离,从而通过为整套系统提供冗余机制并且更好地理解泻湖中的浪高变化情况,”Corsato指出。
参加这项计划的惟一要求是具备一套“porta d’acqua”——也就是水闸。水闸上通常配备侧闸,旨在让船上的乘客能够直接跨入建筑物当中。传感设备本身包含一个容纳着液面传感机制的塑料管、一块用于传输数据的SIM卡(可以通过Wi-Fi或者GSM进行数据共享)以及一块在日光情况不理想时作为后备电源的电池。
“传感器的管理与维护成本非常低,而所生成的数据却与由Centro Maree或者Ispra所发布的内容高度一致——截至目前,测试结果明确证实了这一点,”电子设计师Oreste Venier在接受Z采访时指出——其所在的公司Eraclit专门开发并设计专利仪器。
2010年威尼托大区曾经遭遇过洪灾侵袭,当时数条河流冲破堤岸、淹没土地并迫使4500人离开家园——其中两人不幸身亡。面对这样的惨剧,Venier开始开发水文传感器。
只需借助一台测量河水高度的小型仪器,当地政府就能够更好地预测何时水流有可能上涨或者破堤而出,Venier表示。
Venier已经向多个区域的当地政府提交了自己的轻量级传感器,但各方都要求其提供参考性资料、通过现场实验验证仪器运作效果。该工具目前已经由威尼托区域环境保护与预防局(简称Arpav)完成了试用,并被用于检测低地河流与山区水库的水位高度——不过这还远远不够。
“他们说:你的公司总部位于马格拉,就在威尼斯周边,为什么你不首先以威尼斯泻湖作为传感器的测试地点?”他告诉我们。最终他遵从了政府方面的建议,Eraclit公司与#opendatavenezia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为其免费提供了十五套传感装置:Acqualta项目就此开始基本成形。
规划阶段始于2013年四月,但首轮测试自2013年十月才开始进行;不到两个月之后、也就是同年十一月底,该项目被正式提交给Ca’ Farsetti市政机构并接受公众监督。
尽管没有直接参与到Acqualta实验中来,但威尼斯市政府已经与#opendatavenezia组织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其中一部分成员打理当地管理工作,另一些则帮助为镇上的开放数据政策制定草案。
“在威尼斯,自2013年五月起全部市政工作所产生的数据都默认向公众开放。只有特定的一部分敏感内容才会限制民众访问,”市议员Simone Venturini在接受ZDNet采访时表示。顺带一提,Venturini同样是#opendatavenezia组织的成员;他对于这样的双重角色感到非常适应。当然,人们可能会问像他这样一位既参与Centro Maree传感器网络、又作为“备用”项目发起人角色,二者之间会不会产生矛盾乃至冲突?
不过根据Venturini自己的说法,“Acqualta项目的主旨显然并不在于取代Centro Maree部门的地位——必须强调的是,该部门的工作非常重要:绝不仅仅局限于测量水位本身,更需要尽量预测任何可能发生的问题。相比之下,该项目的目标更倾向于帮助市民深入了解开放数据文化。”
这并不意味着此次实验缺乏任何实际性作用。“我们希望未来能够利用这种低成本监测技术——哪怕仅仅是小规模应用——帮助政府机构节约测量海潮活动所投入的资金,从而尽量控制用于洪水预测的资源。”
更何况利用发布在Twitter以及Acqualta官方网站上的泻湖水平面历史数据,开发人员们实际上将能够以此为基础建立软件方案。目前面向iOS系统平台的一款应用样品已经初步完成了开发工作。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