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1710个机柜已经安装调试完毕并投入使用,另有8栋数据机房楼正在建设,预计11 月中旬竣工。”德鸣大数据产业园项目负责人井学豹向记者介绍,这里最终将建成3万个机柜,成为京津冀地区规模较大的绿色数据中心。
北京向北200多公里,在承德县的滦河水畔,全省首个大数据小镇正在崛起。德鸣大数据产业园是该大数据小镇的主打项目,由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与承德市共建。未来几年,这里将建成集数据存储、交易和应用为一体的大数据中心。
作为水源涵养功能区的承德为何选择建设大数据中心,如何搭上大数据这辆“绿色”快车?
“选择与承德签订合作协议,是因为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区位等优势,完全有望成为京津冀大数据产业的‘桥头堡’。”多家与承德签订大数据产业合作协议的北京企业表示。
受限于土地、劳动力成本等因素,为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在2015年,北京市制定的《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明确要求,城六区禁止新建和扩建数据中心。
与北京相比,承德则是天蓝地绿、山清水秀、草丰林茂、空气清新。取自太阳能、风能、水能的清洁能源,则可为大数据企业提供不竭动力。随着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形成,承德进入北京1小时交通圈。两条国家级网络干线途经承德,让承德兼具网络带宽出口的优势,确保通向北京的交通道路和数字网络都不会“堵车”。这让我市迎来了难得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机遇。
然而,仅凭先天优势,不可能绘成宏伟的蓝图。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人才、土地、创新机制,更离不开政策上的支持。
为了吸引更多的大数据企业入驻,承德从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系及财税扶持等方面提供具体政策支持。对大数据建设项目用地优先列入城市建设规划,同时设立专项资金,每年安排不少于5000万元用于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
栽下梧桐树,引得金凤凰。承德华唐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博彦科技软件服务外包基地等已经正式运营。力海企业港、清华同方大数据产业园正在开工建设。去年5 月,国家图书馆与承德签订协议,国家文献战略储备库项目正式入驻大数据小镇的文化创意区。
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承德市的转型升级。承德“依矿而起,因矿而兴”,矿山企业曾是承德的支柱产业。如今的承德已经踏上“大数据”的高速列车,数据中心加速聚集。
抛弃黑金,崛起“数城”。数十个大数据项目“落地”,总投资超过300亿元。目前,我市已与京津沪等地30 余家企业和社会团体开展了大数据战略合作,项目总投资额685 亿元,大数据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在服务外包方面,承德华唐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博彦科技软件服务外包基地均正式运营。力海企业港、清华同方大数据产业园开工建设。河北大数据交易中心运营平台正在建设。
产业带动效应显现。中国电子大数据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将带动相关企业500余家进驻园区,软通动力智慧环境产业园、清华同方、乐视和华奥星空电子竞技项目均已开始实施。大力推进“国家绿色大数据基地”建设,预计到2020年,全市大数据产业可实现直接产值500亿元以上,带动相关产业规模1000亿元以上。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本文探讨如何使用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作为倾听者,帮助用户表达内心想法。许多主流AI如ChatGPT、Claude等被设计成用户的"最佳伙伴",或试图提供心理健康建议,但有时用户只想要一个尊重的倾听者。文章提供了有效的提示词技巧,指导AI保持中性、尊重的态度,专注于倾听和理解,而非给出建议或判断。同时提醒用户注意隐私保护和AI的局限性。
北京大学团队开发出WoW世界模型,这是首个真正理解物理规律的AI系统。通过200万机器人互动数据训练,WoW不仅能生成逼真视频,更能理解重力、碰撞等物理定律。其创新的SOPHIA框架让AI具备自我纠错能力,在物理理解测试中达到80.16%准确率。该技术将推动智能机器人、视频制作等领域发展,为通用人工智能奠定重要基础。
人工通用智能和超级人工智能的出现,可能会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外星智能形态。传统AI基于人类智能模式构建,但AGI和ASI一旦存在,可能会选择创造完全不同于人类认知方式的新型智能。这种外星人工智能既可能带来突破性进展,如找到癌症治愈方法,也可能存在未知风险。目前尚不确定这种新智能形态是否会超越人类智能,以及我们是否应该追求这一可能改变人类命运的技术突破。
香港大学和蚂蚁集团联合推出PromptCoT 2.0,这是一种让AI自动生成高质量训练题目的创新方法。通过"概念-思路-题目"的三步策略,AI能像老师备课一样先构思解题思路再出题,大幅提升了题目质量和训练效果。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数学竞赛和编程任务上都取得了显著提升,为解决AI训练数据稀缺问题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