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存储频道存储网络IT大迁移 Emulex的存储网络突围之道

IT大迁移 Emulex的存储网络突围之道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在2013年收尾之际,网络厂商Emulex向媒体记者公布2014年趋势预测以及战略公布,Emulex营销及企业发展高级副总裁Shaun Walsh提出,在“IT大迁移”的背景之下,IT厂商应该重新考虑价值定位并寻找市场扩张机会,采用软件定义等新技术和理念抢占先机。

作者:刘杰 来源:ZDNet存储频道【原创】 2014年1月3日

关键字: Emulex 软件定义网络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在2013年收尾之际,网络厂商Emulex向媒体记者公布2014年趋势预测以及战略公布,Emulex营销及企业发展高级副总裁Shaun Walsh提出,在“IT大迁移”的背景之下,移动、网络、服务器和存储都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IT厂商应该重新考虑价值定位并寻找市场扩张机会,采用软件定义等新技术和理念抢占先机。

在他看来,所谓的“IT大迁移”具有应用延迟、分离式架构、虚拟化设备、软件定义和资源协同的特征,尤其是“软件定义”的概念让传统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要求整个硬件系统必须是动态的,能接受不同类型软件的指令,这意味着未来我们使用基础架构的方式将会大大改变。

IT大迁移 Emulex的存储网络突围之道

具体来说,如今终端用户数量急速增加,移动性和网络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数据源从人迁移到物,形成所谓的“物联网”。企业机构开始使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应用开始迁移到以云的方式进行交付。以智能、灵活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机将占据主导,分离式架构大行其道。

数据中心的各个领域都将被软件定义,虚拟化服务器、网络和存储将站到IT基础架构的大部分,服务器开始向云端迁移,网络流量迅猛增加,数据块、文件和对象数据激增,缓存和闪存将大幅度降低应用交付延迟。

他认为,软件定义从三个方面影响着Emulex的战略:首先,生态系统,软件定义改变了和生态系统的互动方式,例如交换机、WAN路由器和防火墙;其次,编程能力,将应用编程接口提供给云提供商或者OEM厂商,通过软件定义所需的功能和网络协议;第三,管理,软件间接完成了网络连接、新指令接收、硬件配置、改变相关属性。

因此,Emulex应对IT大迁移的战略是:连接、监控和管理。“未来每一种使用工具都是有网络连接性的,我们需要控制并减少延迟,交付应用并管理性能。”

IT大迁移 Emulex的存储网络突围之道

从连接、监控和管理三个视角看Emulex的战略设想

Emulex通过第五代(Gen5)16Gb光纤通道技术降低SAN延迟,加快用户响应时间,提供在SAN中支持SSD所需的性能,进一步提高每台服务器的虚拟机密度,实现最关键任务应用的虚拟化,从而优化并加速应用的交付。

一方面,企业面临着SSD延迟挑战,也就是关键任务请求被队列在其他请求的后面,而这些队列在前的请求只需要低速存储即可,当前的排队机制是针对提高吞吐量进行优化的,而非针对降低延迟。

ExpressLane技术根据LUN和I/O等识别为低延迟存储创建独立的队列,因此它是针对降低延迟的,而非提高总体带宽来合并不同队列。

另一方面,SSD还存在着隔离挑战,也就是闪存要求在不同节点之间进行协调,当前的解决方案(TCP/IP和UDP)深受回环堆栈跳跃的困扰,以太网延迟和QoS问题阻碍着与存储设备之间的协调。

Emulex CrossLink协调技术的带内光纤通道通信可为缓存及设备间协调解决延迟和“堆栈跳跃”问题,通过使用标准且经过验证的FC-CT协议支持光纤通道和FCoE,可用于SAP HANA和大数据处理中改进节点之间的数据流动。

IT大迁移 Emulex的存储网络突围之道

“我们不仅要很好地了解应用的变化和趋势,也要知道虚拟工具的变化,在新网络中动态地传输数据,端到端地监控数据……在IT大迁移的时代,我们要有超前的思想,迎接和拥抱软件定义等新技术和理念,不仅要有网络连接能力,还要洞察整个云基础架构。”

Shaun引用Forester的数据称,到2020年40%的服务器都将部署在云端,而这些服务器将主要是由联想、浪潮和华为等中国厂商制造,而不是IBM、戴尔、惠普等主流服务器厂商。“中国是Emulex增长非常快速的一个市场,由于OpenCompute开放标准等因素,很多新的OEM厂商涌现,尤其是中国政府在服务器采购方面开始转向本地厂商,因此未来中国在OEM服务器生产方面会占据主导。”

Emulex与中国本土的厂商合作,主要是通过优化解决方案的方式。他举例说,与华为的合作,并不是通过渠道商提供标准化产品,而是从产品的尺寸和性能方面进行定制,;与联想的合作则更多关注的是企业级解决方案,两者都是针对各自的业务需求,匹配地提供相应的技术和支持。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