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2页)
运营商们正在身处一个严峻的市场竞争和技术变化的大环境下,以云计算为代表的发展趋势迫使他们走向一个转型的时代。为了更好适应形势的变化,运营商们开始以新的思路审视自己的IT系统,从改造生产系统开始塑造一个高效的体系。在这条系统云化的道路上,湖北联通已经开始了循序渐进的探索。
2010年湖北联通开始策划并在2011年正式实施云架构项目,同年4月整个云架构初步完成。在谈到这个项目的特点时,湖北联通信息化事业部负责人介绍说:“双生产中心在业界是比较先进的架构,我们考虑到整个产品结构还需要稳妥推进,所以我们第一步是完成了整个数据库平台的迁移。”
在云架构部署之前,湖北联通的两个数据中心分别采用了EMC DMX3500和DMX4500的存储系统,赛门铁克Storage Foundation进行管理,以及SRDF技术对存储数据进行同步和远端数据机容灾。在部署完成之后,两个数据中心变成了主从双机、高可用的模式,直接对两边存储同时读写,让整个存储I/O性能提高了40%,前台服务感知和关键业务指标提升都有比较明显的提升。
改造之初,在进行技术选择时湖北联通也是有一番考量的,他们与EMC探讨过相关服务实施的可能性,考虑到日后做存储云的可扩展性,原先的技术只能达到市级的容灾,还不能达到双活数据中心的效果。考虑到两个数据中心的软件通用性,因此湖北联通决定沿用赛门铁克的软件工具,而且这样也在文件系统上通过赛门铁克把两边的存储“打通”。
赛门铁克在跨成熟的文件系统中做了很多工作,首先是涉及到不同主机的数据库对于文件系统的访问,赛门铁克将其他行业的实施经验引入到项目中。而IBM则在架构实施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想法,最终将赛门铁克、IBM、Oracle和联创这四家厂商融合起来探讨出一个包括测试和后期维护的统一方案。
有了云部署的初步轮廓之后,如何稳定平滑地迁移到云上就成了湖北联通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因为两个数据中心内都构建了云架构,应用系统直接挂接到两个数据库和存储,为了避免BSS核心系统出现问题,湖北联通在整个实施的过程中从各个节点做了很多破坏性测试,测试持续2个月的时间,对每个节点中可能产生故障、影响应用和架构的方面进行调整,最终在满足两边存储同时运行和提高性能的情况下,保证整个生产的安全性和业务连续性。
其次在应用结构方面湖北联通也有相应的部署,把3/4业务放在了主生产中心,1/4业务放在备用生产中心,无论在哪一个机房出现问题都还可以提供支撑前台的稳定结构。
如此下来,整个云架构项目开始了稳扎稳打地实施:第一步完成数据库的改造,包括主机的改造,其次是中间件和x86和网络的改造,最终是整个云的改造。从整个战略看,湖北联通将x86应用到核心BSS系统中在业界是比较先进的,而且还在Power 7芯片上使用一些管理软件,利用IBM小型机构建了“Unix云”并大范围地应用在核心系统上,“这至少在联通的层面上是首创的”。
当然,在对原有架构进行改造的过程中遇到障碍难免的,“湖北联通在中间件改造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题。我们现在使用的是Oracle的Tuxedo中间件,这个中间件目前对两边数据库总连接还是业界研究的一个难题,因为它在一个数据库上线以后不能自身连接到另外一个,包括山东联通在内,也都在做中间件和数据库高可用的交互方面的测试。”
该负责人表示,作为运营商的信息化部门,更多关注的是生产系统如何在云架构上满足生产中心系统快速部署,以及资源的应用和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如果进一步延伸的话,从整个联通公司的层面会考虑如何在企业上提供x86和Unix应用为自身的系统提供相关服务。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