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存储频道源科红旗Ⅰ代:防失密硬盘保数据安全

源科红旗Ⅰ代:防失密硬盘保数据安全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作为一家国内固态硬盘(SSD)厂商而言,源科以往给人一种比较低调的感觉,这可能与他们主要做海外市场,并且将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军工等特定行业领域有关。“安全擦除”功能是很多普通SSD都具备的,而源科红旗Ⅰ系列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多个实用的高级功能模块。

作者:唐僧 来源:ZDNet China【原创】 2011年8月16日

关键字: 数据安全 RFID 源科 SSD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7页)

五、RFID权限控制:简单限制加密数据访问

当我们初次将源科红旗Ⅰ代连上电脑时,只有硬盘工作指示灯亮起,说实话我们觉得这个绿色的LED有些刺眼。需要注意的是:实际销售给用户的产品可能会有所不同,稍后我们就会进行解释。

在经过RFID初始化之前,红旗Ⅰ代看上去和一块普通的64GB移动硬盘没什么不同,在Windows磁盘管理中直接初始化、分区就可以使用了。

RFID用户权限初始化设置

首先运行RFID Disk Utility工具程序,现在还只有英文界面。据了解,源科红旗Ⅰ代(Xapear)在国内、外已经开始少量出货,希望能够在国内市场大批量销售时完成汉化工作。对硬盘进行初始化之前,我们需要钩选下面的“破坏全部数据”提示框才能出现Next按钮。

上面的“Disk Space Setting”拉杆,就是用来调整硬盘的公共区和加密区的大小比例;左边的“Public Area”即为公共区域,对应的“Private Area”就是私有分区了。

“Set Password”——设置密码,可以自行选择设置或者不需要设置密码。设置密码后,可在密钥丢失后用于找回加密区数据,这时需要联系源科公司。设置完成后,点击下一步。

随着红旗Ⅰ代发出几声短促的蜂鸣,同时靠近中间的RFID指示灯开始闪烁(淡绿色),识别完其中一个感应密钥卡之后,变成红色闪烁状态。

此时将两个感应密钥卡(鸽子环)分别贴近感应区,发出蜂鸣声后拿开,然后等待自动设置完成(等待时间5分钟以内)。

正在执行硬盘格式化的过程,此时Windows也会弹出对新分区格式化的提示,我们可以忽略它们,等待RFID Disk Utility操作的完成。

当进度条走到头之后,提示私有分区内的数据已经被保护了,点击OK完成退出。

此时两个LED同时亮起,并且靠中间的显示红色(长亮),代表私有(加密)分区处于可访问状态。

按照RFID Disk Utility工具的默认设置,源科红旗Ⅰ代64GB被分割为2个实际空间接近30GB的虚拟硬盘,默认的驱动器卷标为Public和Private,用户也可以根据需要改成中文等。

说明:考虑到用户的技术水平可能有些差异,源科公司正式出货的红旗Ⅰ代保密硬盘将会是经过RFID初始化(即上图中默认分区)的状态,有需要的用户可以使用RFID Disk Utility自行调整。

在Windows设备管理器中,红旗Ⅰ代显示它能够虚拟出2个USB磁盘驱动器,这就是实现公共/私有分区访问控制的关键。

RFID用户权限控制操作

在经过RFID初始化之后,我们将感应密钥卡靠近红旗Ⅰ代中央的感应区域,随着硬盘发出一声蜂鸣,红色LED将会改变为柔和一些的淡绿色显示(见下图)——代表私有分区处于未解锁状态,这时只能访问公共分区。

在试用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加/解锁操作会有一个很短暂的硬盘断开、重新连接的的过程。因此如果对红旗Ⅰ代执行连续读写操作时使用感应密码卡,硬盘给出的回应通常会慢一些(也就是等待访问过程中的间隙执行加/解锁),并且产生数据操作的中断。因此我们建议最好在没有读写的情况下使用感应密码卡。

重新连接红旗Ⅰ代保密硬盘或者启动主机后,如果不使用感应密码卡只能识别出一个非加密分区

红旗Ⅰ代1.8"USB SSD安全防失密移动硬盘在使用的过程,每次连机通电时只能识别出一个非加密区(Public),这部分区间能够正常使用。需要通过RFID感应密码卡(鸽子环)来解除锁定,才能正常使用硬盘的私人空间。

使用鸽子环感应硬盘表面的感应区,发出蜂鸣声后,硬盘的非加密区(Public)和加密区(Private)识别出来,再使用感应密码卡感应硬盘表面的感应区,加密空间再次上锁。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