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存储频道悬念:蓝光Vs中国蓝光

悬念:蓝光Vs中国蓝光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有时候,文字游戏真的是很有意思,并且会让人浮想连篇。对于下一代高清光盘格式而言,现在就出现了这么一种情况。

作者:存储时代/赵效民 来源:Stor-age.com【原创】 2008年7月31日

关键字: 高清 蓝光 BD HCAP 中国蓝光 CBHD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2页)

挑战BD 任重道远

对于BD,我们在这里不再多说,相信很多人都已经对它有相当的了解了。在战胜BD之后,在欧美及日本市场上,BD已经开始走上高速普及之路,但在中国市场上,BD也仅仅是刚刚起步,那么在国际市场上铩羽而归的HD DVD,变身CBHD之后能否在中国市场上与之对抗呢?

相信在很多人的眼中,CBHD在BD面前不值一提,在笔者看来,两者的差距也是非常明显的。不过,中国市场的确是一个特殊的市场,中国庞大的人口注定了不同消费阶层都有强大的不同等级的消费总量。VCD就是一个典型,这个规格并不是中国主导开发的,但却只在中国市场发扬光大,这其中的原因就很值得思考,尤其是音像制品厂商。

现在可以去看看各大音像卖场,虽然DVD已经很火,但VCD的生命力仍然旺盛,这在国外是不可想像的。中国消费者似乎与国外用户不太一样,他们更关注产品的价格,也就是性价比,与VCD很相似的一个例子就是RMVB在中国网民中的流行,而在国外则以AVI格式的RIP为主,这又说明了什么呢?高清固然好,可大多数人似乎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关键仍然是成本(对厂商)与价格(对消费者)。从这点来说,为CBHD的生存提供了理论基础。

不过,VCD与DVD并不是同级产品,可以认为是不同阶层的消费选择,而与DVD画质相当的SVCD,却在中国市场没有发展起来,这也成为了很多人并不看好CBHD的前车之鉴。但是我们可以认真的看看SVCD,以及后来出现的EVD、HVD、HDV等等格式,都是在物理规格不变的基础上更改应用层(SVCD采用了CD光盘,EVD、HVD、HDV采用DVD光盘),而应用层的主要技术也不在自己的手上,比如影音编码格式等等,这使得其在生产与制造方面并不具备主动权,所以在成本上也就拉不开差距,在授权金上仍然受制于人。因此从产业链来看,SVCD并不具有与DVD相抗衡的实力,只能被DVD影碟机所兼容,而不能自立门户。

反观CBHD,我们可以看出很大的不同。首先它在物理层上改变了数据到光盘信息码的调制解调方式,也就是说有了自己专用的读写编码格式,虽然在光盘的物理结构上与HD DVD一致,但HD DVD光驱读不了CBHD光盘,从这点来说它就是一个新的光盘格式。而在应用层方面,HD DVD的HDi导航系统不用了,而是在DVD导航基础上加入了中国自己的技术,音频与视频编码这次也可以由中国人说了算了,光盘生产线,也可以通过对现有的DVD线进行改造进行升级。目前在上海的CBHD光盘复制线,已经达到了90%以上的良品率,成本与同层数的DVD光盘相当。可以这么说,CBHD是从物理到应用层面上,中国都可主导的光盘格式,与SVCD不可同日而语。

从CBHD的产业布局中,我们能发现一些原HD DVD阵营骨干的身影,如NEC与三洋,还有Memory-Tech(上海联合光盘公司的海外投资者,该公司目前有三条CBHD/DVD复制线,月产能达50万片),与SVCD时代相比,CBHD的产业链已经相当完整,并且在物理和应用层上都有中国自己的很大话语权

产业链成熟了,就要看看所带来的效益,也就是成本与价格。按照计划,CBHD光盘与影碟机将会在8月份正式上市,在CBHD发布会上,新科、TCL与清华同方三家率先推出CBHD产品的厂商以及率先推出CBHD影碟的中唱胜利影音有限公司公布了大概的市场价格,其中影碟机价格为3000元(送10张CBHD影碟),影碟价格还没有最终确定。而据TCL的高层透露,到今年9月份,TCL就将着手发布第二代CBHD影碟机,价格也将明显下降。

如果光盘价格真的按CBHD联盟所预期的那样,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CBHD还是较有吸引力的,而在光盘复制生产方面,CBHD相对于BD,显然更适合于中国国情(80万美元应该是新线的整套价格,CBHD的母盘生产线为10万美元,三年内部署的DVD子盘生产线完全可以通过少许的改造,升级为CBHD子盘生产线,所以升级费用要远低于80万美元),这也是国内发行商选择CBHD的最大理由,因为它可以更快的实现产业化。CBHD联盟期望在未来的2至3年内,CBHD能成为中国市场上的主流发行格式

新科展示的CBHD影碟机

TCL展示的CBHD影碟机,应该还是样品的阶段,机壳上还有HD DVD的Logo。对于不久前BDA(蓝光光盘协会)宣布的TCL得到BD授权一事,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先生表示,由于TCL在影碟机方面有很多国外的OEM订单,为了满足国外客户有关BD影碟机方面的需求,需要得到这一授权,但这仅针对国外市场,在国内TCL仍然看好CBHD的前景

说完价格,就要轮到最为重要的话题,那就是内容。没有内容的发行格式,就是死的格式。HD DVD之所以挺不住了,直接的原因就是华纳兄弟的撤离,所以HD DVD不管是不是更便宜,是不是更强大,都不重要了,没有内容供其发行,再强大再便宜也是摆设。CBHD的硬件,你中国可以做主,那么软件呢?BD已经得到全球的发行商的认可,内容资源大把,CBHD又有什么资本与之对抗呢?

这的确是个严峻的问题,CBHD发布会上的嘉宾也对此讳言颇深,在表达信心满满的同时,也强调要看市场的发展。其实,发行商所看重的无非是发行格式能提供多大的效益,哪种格式更为先进,并不是最重要的,能带来利益的,都值得关注。在这方面CBHD又有何作为呢?

首先CBHD光盘的复制成本以及授权金会比较便宜,这在HD DVD时代已经说烂了,可在中国这似乎更为重要。其次,CBHD的版权保护比较另类,注意我说的是另类,强大与否还不好说。但另类的东西就容易获得更安全的环境,想想以前苹果与Windows平台上的病毒数量之对比,你就知道了。最关键的在于,CBHD还没有光驱可读(以后不排除会有厂商推出支持CBHD的光驱,因为 CBHD还有-R的规格,它应该就是HD DVD-R的灵魂附体),所以你也别想做镜像(除非你把CBHD影碟机中的光驱拆出来,通过专用的接口转接件连到电脑上),而CBHD所用的CDRM版权保护规范是不公开的,不像AACS那样可以让黑客们去捧着白皮书研究,中国在保密方面的工作向来比较到位,相信CDRM也会因此而更神秘。

有人说,大多数人爱看好莱坞的片子,人家会用CBHD来发行吗?直接在中国发行BD好不好?但现实告诉我们BD不便宜也不安全,BD+已经名存实亡,ROM Mark虽然可以防止大规模的商业盗版,但防不住网上的RIP与REMUX的流行,而好莱坞在中国的发行代理商会不会采用需要更多权利金且并不安全的BD为发行载体,就很难说了。况且很多在中国发行的影片都是有中文配音的,好莱坞片商在国外发行的不可能有这种音轨,不要小看这个音轨,在看电影时,中国观众更多的喜欢看中文配音的,买影碟也是一样。此外,连续剧什么的,基本上都是中国片商的天下了,想看看高清的国产连续剧吗?或者是不想买一堆光盘回家老换碟看吗?CBHD也许也会在这一市场上发力(它可兼容DVD与VCD格式,记住这一点,会引出很多想像)。

据悉,除了中唱外,中影与华谊都将采用CBHD格式,这些国内的发行商有些还是某国外片商的国内发行代理,所以CBHD的发行前景也是比较复杂的。有意思的是,在发布会上,有多名记者问及国外片商的态度,结果主持人被逼得没办法,透露说现场就有国外某著名片商的代表,只是比较低调没有坐在嘉宾席而已。笔者就此仔细地在观众席中搜寻,看到了华纳兄弟家庭娱乐中国区副总裁的身影,她听到主持人的讲话也是会心一笑,嘿嘿,难道华纳兄弟会在中国帮助曾经的HD DVD一把吗?

CBHD产业联盟的未来预计,今年将上市50多部CBHD影碟

胜利影音展出的CBHD影碟,就如笔者所言,包装的辨析度不够高,比如BD的包装就能明显与DVD分别开来,但CBHD没有做到这一点

从背面的介绍中可以看出,样品盘采用的是VC1编码,音频格式未知

当然,说这么多,并不是指CBHD就能高枕无忧了,只是强调要客观的看待问题,不要狂得目中无人,也不能盲目的妄自菲薄,实事求是的说,CBHD的境遇要比SVCD好得多,基本的竞争条件已经具备,就看市场的表现了。而市场最终的表现谁也不知道,有太多让分析师事后跌破眼镜的市场案例在前,所以我们也不预测什么。我只是希望,如果真的想与BD竞争,就要把价格做到位,把质量做到位,剩下的就让片商与消费者们去选择吧。假如CBHD真的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那么相信逐利的好莱坞片商也不会不予以重视。

最后我要说的是,即使CBHD最终失败了,也是中国光存储媒体事业发展中的一个值得纪念的名字,相对于之前的格式,它的确有了里程碑式的进步,也为日后中国可能推出的新光盘格式打下了基础,任何事物的持久发展都是建立在前辈的基石上,从这种角度上说,CBHD也终于让中国光盘格式发展有了自己相对完整的基石。而三个品牌的3000元的影碟机,加上50多部的影片,让2008年里的CBHD注定更多的只是一个声音,一个形象,而不是千家万户选择的产品。这个声音能持续多久,这个形象能屹立多久,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CBHD演示片段,祝愿CBHD能像画面中的那样腾空高飞吧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