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存储频道“正”门“外”道:硬盘厂商的外置之路

“正”门“外”道:硬盘厂商的外置之路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外置硬盘横向评测专题开篇。重点介绍硬盘厂商推出外置硬盘的原因和特点,及其在SOHO备份领域的前景。

作者:存储时代——张广彬 2005年11月4日

关键字: 外置 External OneTouch SOHO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3页)

外置 ≠ 移动

计算机是谁发明的大家都知道,对相关的词汇多是“舶来语”自然早就习以为常。但有的时候,我们也会根据某类事物的具体用途赋予它一个与其英文名称(的直译)不甚相符的称呼。就以那些各种形状规格的硬盘套上一个带有USB或IEEE 1394接口的外壳组成的东西来说吧,我们习惯称之为移动硬盘,但在英文中它所对应的名称却是External Hard Drive(外置硬盘驱动器),而非Mobile Hard Drive——后者专指用于笔记本电脑等便携设备、2.5英寸及以下规格的内置硬盘驱动器。

迈拓OneTouch外置硬盘

或许正是先有了“内置”(Internal)才会产生“外置”的概念:我们常说的3.5英寸、2.5英寸、乃至1.8英寸硬盘,都是在台式PC、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中作为一个部件出现,而当它们套上带有USB或IEEE 1394(现在已新增了eSATA——外部SATA)接口的外壳之后就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外部设备,内置变外置的转换过程合情合理。

“外置硬盘”的称呼也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将基于3.5英寸硬盘的产品与基于2.5英寸(及以下)硬盘的产品统一起来,因为前者不仅体积相对“巨大”,而且还必须使用外接电源和变压器,很不便于携带使用,只具备有限的移动能力(从一个房间拿到另一个房间),叫它“移动硬盘”颇有些牵强。

WD Dual-option Combo外置硬盘兼具USB Hub功能,前面板有一个连接其他USB设备的A型端口

内置硬盘的尺寸都是相对固定的,PATA(并行ATA,即俗称的IDE)到USB或IEEE 1394的桥接芯片也有专门的厂商供应,各种外置硬盘间的主要区别就在外面那个“壳”上,而在这个领域,(内置)硬盘制造商(或称“供应商”)并没有比较优势。因此,“内而优则外”的硬盘制造商们并不是外置硬盘市场上的主导力量,我们现在要用外置硬盘,品牌的有百事灵、爱国者等可供选择,喜欢DIY的也能通过分别购买外壳和(内置)硬盘的方式自己攒一个出来,希捷(Seagate)、迈拓(Maxtor)等品牌的外置硬盘漂亮归漂亮,但性价比似乎不是很高。

然而,“性价比”是个相对模糊的概念,不能简单地量化。对于2.5英寸(及1.8英寸)的外置硬盘来说,由于其内置的硬盘本身容量较小(现在市场主流还不超过100GB),性能也较差,比较适合暂时性的保存数据——主要是交换文件,另外勉为其难地充当个人备份工具,在软件功能上做文章的余地较小,充其量也就是加个密什么的,因此除非有像USB 2.0/IEEE 1394与USB 1.1这么大的差距,价格几乎是决定性因素,个人认为硬盘制造商不宜趟此浑水。在2.5英寸硬盘市场占有近50%份额的日立(Hitachi GST)就没有USB/IEEE 1394接口的外置硬盘(之前的IBM时代有过采用PCMCIA接口的Travelstar E系列,不可相提并论),但新入市的希捷和WD(西部数据)却都推出了2.5英寸的外置硬盘——这对扩展市场或许会有些帮助,可如果不能玩出什么花样来,恐怕前景不妙。

希捷外置硬盘

3.5英寸外置硬盘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USB和IEEE 1394接口的普及阶段曾经火过一阵,后来随着2.5英寸外置硬盘的出现,其不便携带的缺点就逐渐暴露出来了,品牌厂商也见风使舵,将重心转向后者。现在的3.5英寸外置硬盘,(至少在国内)品牌厂商主要卖的是加密,价格自然不会太便宜;普通用户买“壳”自行组装(DIY)的做法省则省矣,但不要指望能获得什么软件功能(盗版另当别论)。迈拓、希捷和WD都发现了这种结构性缺陷所蕴含着的市场机会,于是“名正言顺”地先后推出了各自的3.5英寸外置硬盘。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