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作者:Zxm(翻译/整理) 2006年8月21日
关键字: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4页)
自主开发的iHD不是政治武器
iHD是微软主导的一种基于XML语言的交互平台技术,也是HD DVD相对于BD在软件方面的最大不同之种,它将帮助HD DVD实现动态交互与联网功能,与BD所采用的BD-Java交互技术形成明确的对立关系。
据悉,HD DVD可以在不中断影片播放的前提下,通过iHD查看各种各样的附加资料,这种高级交互功能也的确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Majidimehr表示,“BD-Java与iHD的开发初衷就有很大不同。”
“我们考虑的,是将iHD基于Web技术,而有无数的创作者在开发Web,因此使用起来经验不是什么问题,这就是我们开发iHD的构思。而BD-Java则等于是在欧洲电视广播使用的MHB平台上加入一些新机能的产物,非常复杂。”
“电影公司的创作者并不是编程人员,他们希望使用那些不用编程就能实现的交互功能,如果需要编写代码,为了防止可能的错误,就必须要进行调试。”
微软的iHD使用NET Framework开发环境以及Web相关元素进行开发。为此,Web上的相关制作技巧可以很容易的转化为iHD的开发经验,比如动态菜单。
根据一些内容提供商制作人员的说法,实现同样的动画菜单,目前iHD无需制作人员写一行代码,但BD-Java则需要制作人员自己编码代码,就这一点来说,iHD的开发难度更低。
不过这也是因为BD-Java开发工具还没有100%准备好,因此还不能说iHD就比BD-Java更出色,如果适用于BD-Java的RAD工具(合并开发环境)发布,两者在开发难度上的差距将大大缩小。
另外,在Web开发过程中,有时为了实现高自由度的内容制作,也需要自写代码,而通过手机中的Java应用,我们也能看出Java平台的开发实力。因此现在还不能断定iHD与BD-Java的优劣。
Majidimehr强调:“还有一个巨大的不同在于,对于高级交互功能,HD DVD是强制支持的,比如画中画、双画面同时再生等等,所有的HD DVD影碟机都将支持。”
“但BD影碟机不是这样,比如三星的BD-P1000影碟机,就不具备这类的高级交互功能,因此对于BD一方,有高级交互机能和没有这种机能的影碟机相混杂是个问题。”
“网络联接也是一样,所有的HD DVD影碟机都有网络联接功能,但BD方面不是,三星的影碟机就没有联网功能。”(译者注:松下的BD影碟机也没有)
在这一点上,Majidimehr说得没错,HD DVD影碟机在高级机能强制采用方面比BD更为彻底,对于内容提供商来说,这也是个好消息。但是为了实现这些机能,第一代HD DVD影碟机采用了Intel的P4处理器平台,这无疑也将增加一定的成本。虽然目前相对于三星的BD影碟机,东芝的产品更便宜,但也有消息指出HD DVD影碟机现在是亏本销售,这或许与东芝现有的市场策略有关。而且,为了实现这一功能,可能需要的硬件资源比BD影碟机更多。
Majidimehr也肯定了这一说法,“与标准的BD和DVD影碟机相比,HD DVD在硬件上要的确需要更多的资源,如果把DVD所需的硬件资源等价于1,PC和游戏机等价于10,那么HD DVD的水平在4左右,”
“可是,我想如果下一代影碟机与光盘不能提供新的体验,那么对于它们自身来讲就是没意义的。今后CPU的性能会更高,而且还有可能采用低成本的解码器,采用计算机相关资源的问题也将在早期予以解决。”
iHD的基本组成,由XML(可扩展标识语言)定制画像、按钮、视频对象等内容格式,以层叠样式单(CSS,Cascading Style Sheets)来制定层、颜色与字体样式,以SMIL(同步多媒体集成语言)来进行计时与同步,用欧洲计算机制造商协会(ECMA)的脚本子集来实现可编程性,从而创建出一个类似于Web的轻松创作环境,不需要专门的程序员,并提供完全的软件包,除了含有模拟交互内容外,还有用于测试与调试的工具
对此,业界当然也早有分析——Intel与微软的关系人人皆知。东芝在第一代HD DVD影碟机中使用了Intel的Pentium 4处理器与iHD,因此微软才决定支持HD DVD。
对于这一点,Majidimehr否定了捆绑的意图,并明确表示,实际上也不需要捆绑。
“东芝的影碟机采用x86 CPU来执行iHD,但操作系统并不是Windows,但通过采用完全可移植(portability)代码,在任何CPU上都可以进行移植,只是这次东芝选择了PC用CPU。确实,x86 CPU意味着更高的成本。但东芝为了在承诺的时间内拿出可行的产品,在那种条件下,采用PC架构实现iHD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另外,有人说使用iHD会让微软在HD DVD方面的支配能力增强,这是错误的认识。微软建议下一代光盘标准使用iHD是事实,不过DVD论坛采用它,是因为它是一个联合建议的结果,有很多企业参与了共同开发。东芝HD DVD笔记本电脑(Qosmio G35/HV650),就装配了第三方开发的iHD组件,这也证明了iHD是自由开放的技术标准。”
同时,Majidimehr也明确表示,并不想把微软公司的iHD看成是HD DVD影碟机开发配套的一个组件。
“iHD与VC-1的技术标准开发已经完成,但两者在第三方配合的方面有所不同,微软意在向电影公司与家电制造厂商提供开发环境,对于市场的理解,则各厂商有自己的理解,微软自己是不是也提供相关的产品,需要进行慎重的判断。”
此外,他还表达对“iHD是微软政治武器”这一说法的态度。
“去年夏天,BD联盟(BDA,Blu-ray Disc Association)表态,不使用iHD实现BD光盘内容的交互功能。这个不是技术上的原因,而是‘政治’上的理由。其实在2005年6月底,BDA的技术小组就提出了同时采用BD-Java与iHD的建议。”
可以肯定,如果BD与HD DVD都采用iHD,那么对于微软来说再好不过。由此看来,BDA否决iHD很可能是出于对微软介入消费电子领域的一种戒备,但也可能正是因为BDA对微软的这种戒备,而让微软坚定的走向了HD DVD一边。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