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存储频道2006年硬盘综述之产品大全与选购建议

2006年硬盘综述之产品大全与选购建议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本文是2006年硬盘市场综述的下半部分,主要介绍目前市场上销售的3.5英寸ATA(SATA/PATA)和2.5英寸硬盘产品并以表格列出,同时提出一些选购建议供大家参考。在正文开始前,列举了一些容易造成混淆的术语加以解释。

作者:存储时代——张广彬 2006年12月27日

关键字: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16页)

外置硬盘与网络硬盘

外置硬盘(External Drive)有时也被称为移动硬盘,前一个名字比较贴切,即将原本内置使用的硬盘放在一个有USB、IEEE 1394、eSATA或RJ-45等外部接口的盒子里,作为一个整体使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供个人使用的)网络硬盘也属于外置硬盘,只不过外部采用的是网络接口(如RJ-45)而已。

一般的2.5英寸、3.5英寸等各种规格的硬盘均为内置使用,原则上可以不直接面向最终用户销售,外置硬盘则不然,因此希捷、迈拓和WD这三家硬盘供应商出品的外置硬盘这也是本页讨论的限定范围,仅供大家概要地了解该领域的一些情况都必须突出自己的品牌,希捷干脆给自己的外置硬盘产品线戴上了一个“品牌化解决方案”的帽子。不过相比之下,还是迈拓的外置硬盘业务做得最好,2005年销售额超过4亿美元,占其全年收入的10%以上,所以希捷收购迈拓后全盘保留了OneTouch外置硬盘和MSS(Maxtor Shared Storage)网络硬盘的品牌。

按照尺寸和用途的不同,硬盘供应商出品的外置硬盘可以分为使用1英寸硬盘的袖珍式硬盘(Pocket Drive)、使用2.5英寸硬盘的便携式硬盘(Portable Drive)、使用3.5英寸硬盘的外置式硬盘和网络硬盘。

袖珍式硬盘

作为1英寸硬盘市场的后来者,希捷和WD没有赶上好时候,一时间很难与日立(Hitachi GST)抗衡,所以不约而同地“自产自销”,给1英寸硬盘套上带有USB接口和醒目Logo的外壳,做成袖珍式硬盘。

希捷的USB 2.0袖珍式硬盘为黑白相间的悠悠球(或称溜溜球)形状,也被称为袖珍uu盘。直径约77毫米,厚度约18毫米,USB接口连线巧妙地盘在其中,使用时再展开,外壳正面中央还有蓝色的工作状态指示灯。容量跟着希捷1英寸硬盘的发展走,目前销售的主要为6GB,8GB的也已推出。

WD的Passport袖珍式硬盘则为长约61毫米、宽约46毫米、厚9.5毫米的长方形设计,旋转式USB连接器收放自如,目前容量为6GB。WD已经不单独提供1英寸硬盘产品,因此Passport袖珍式硬盘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袖珍式硬盘的最大优点是便于携带,USB 2.0接口无论速度还是供电都足以胜任,由于很少会在运动中使用,抗震性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不过,面对闪存型产品咄咄逼人的攻势,袖珍式硬盘在容量和价格上的优势很快将不复存在。

便携式硬盘

笔者一直很不看好硬盘供应商推出的便携式硬盘,原因很简单——竞争力不足。2.5英寸硬盘的容量还是比较小,不太适合用作备份,至多配以同步和加密软件,附加值不高。市场上的便携式硬盘品牌非常多,用户自己组装也非常容易。

便携式硬盘的接口也以USB 2.0为主,速度上的瓶颈效应还不明显,供电也可以通过双头电缆解决,希捷的USB 2.0便携式硬盘和WD的Passport便携式硬盘都是这样的产品。比较有趣的是本来没有2.5英寸硬盘产品的迈拓,亦在希捷完成收购之前推出了Maxtor OneTouch Ⅲ, Mini Edition,以充分利用OneTouch的品牌效应。

3.5英寸外置硬盘

3.5英寸外置硬盘的优点是容量可以做得很大,内置双硬盘RAID 0可达1GB乃至1.5TB,因此硬盘供应商可以在包装内提供备份软件,提高附加值。目前采用双硬盘配置的产品有迈拓OneTouch Ⅲ, Turbo Edition和WD My Book Premium Edition Ⅱ,其中前者在被希捷收购后容量从1TB扩充至1.5TB。

接口速度是3.5英寸外置硬盘比较头疼的问题——USB 2.0和IEEE 1394a(FireWire 400)显然早已是瓶颈了。IEEE 1394b(FireWire 800)应付单硬盘还凑合,但主要局限在Mac市场,迈拓OneTouch Ⅲ和WD My Book Pro Ⅱ都支持FireWire 800,而双硬盘的OneTouch Ⅲ, Turbo Edition和My Book Premium Edition Ⅱ就有些捉襟见肘了。不过,为了扩大适用范围,这些产品有时还会保留USB 2.0接口。

从纯技术的角度出发,恐怕很难理解这三家硬盘供应商为何迟迟不愿在自己的3.5英寸外置硬盘中采用高速的eSATA接口。目前,希捷和WD仅各有一款采用eSATA接口的外置硬盘,前者刚问世不久,后者更是供DVR存储升级的家用娱乐存储,并且都是单硬盘配置。反倒是LaCie这样的厂商早已推出了采用双硬盘配置和eSATA接口的产品。

硬盘供应商出品的3.5英寸外置硬盘的优势主要有两个:一是高附加值的备份软件,譬如迈拓和WD都选中过的EMC Retrospect Express就是非常专业的备份软件,可以充分利用3.5英寸外置硬盘的大容量——迈拓OneTouch Ⅲ和WD的My Book Pro/Pro Ⅱ/Premium等单硬盘配置的产品均可达500GB,保护用户的数据;二就是设计合理,做工精致,有比较齐全的接口和状态指示灯,非一般的DIY套件可比。不过,说起设计和做工,LaCie和Buffalo等品牌的3.5英寸外置硬盘也毫不逊色,甚至还略占上风。

网络硬盘

网络硬盘通常都采用RJ-45接口,内置3.5英寸硬盘,包括迈拓MSS/MSS Ⅱ和Fusion、WD的NetCenter,它们通常由自家的外置硬盘发展而来,如MSS源自OneTouch Ⅱ,MSS Ⅱ源自OneTouch Ⅲ,NetCenter源自Dual-option。

接口的不同带来了使用方式的改变。顾名思义,网络硬盘通过网线接入局域网共享使用,而不是像外置硬盘那样直接连接在某台计算机上成为其“附属品”。用户可以在局域网内找到它,在上面建立文件夹,备份或与其他人共享数据,本质上很像NAS,有些统计也的确将它们归入低端NAS的范畴。网络硬盘附带的管理软件可以设置用户对网络硬盘或其上文件夹的访问权限。希捷于2005年收购的Mirra也采用网络连接,但其软件功能更为强大,被定位为同步和共享个人服务器。

网络硬盘的最大缺点是接口速度太慢,目前千兆(1000Mbps)以太网在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中还不够普及,而百兆(100Mbps)的差距过于明显,一般持续传输不超过6MB/s,只有USB 2.0实际速度的五分之一。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