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存储频道2006年硬盘综述之产品大全与选购建议

2006年硬盘综述之产品大全与选购建议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本文是2006年硬盘市场综述的下半部分,主要介绍目前市场上销售的3.5英寸ATA(SATA/PATA)和2.5英寸硬盘产品并以表格列出,同时提出一些选购建议供大家参考。在正文开始前,列举了一些容易造成混淆的术语加以解释。

作者:存储时代——张广彬 2006年12月27日

关键字: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16页)

7200RPM/万转

硬盘的主轴马达带动盘片转动,其转速即主轴转速,以RPM(Revolutions Per Minute,转/分)来表示。现代硬盘的转速通常取60的整数倍,如3.5英寸ATA(SATA/PATA)硬盘的主流转速7200RPM,2.5英寸硬盘的4200RPM和5400RPM,以及目前最高的转速15000RPM,但也有10000RPM(万转)这样的例外。严格说来,上述指标代表的都是大致范围,如富士通就标称自己的万转硬盘主轴转速为10025PRM。顺便说一句,由于1000可以用“K”来代表,所以10000RPM和15000RPM也可以称为10K RPM和15K RPM。

提高RPM可以缩短平均等待时间(Average latency,平均潜伏期)和读写时间。平均等待时间是盘片旋转半圈所需要的时间,7200RPM为4.17ms,10000RPM为3ms,15000RPM为2ms,它的缩短有助于改善硬盘的随机访问性能。

如果磁头不用“等待”,而是一直在读取(或写入)数据,也就是作持续传输,同样可以从中获益。提高转速意味着在半径不变的前提下单位时间内磁头扫过的长度增加,这可以转化为持续传输率的上升。

不过,外圈传输率的上升幅度往往没有转速的差距那么显著,主要原因在于高转速硬盘通常采用较小尺寸的盘片以控制能耗和噪音。我们所熟悉的3.5英寸硬盘,其盘片直径其实并不等于3.5英寸:7200RPM为3.74英寸(95mm),10000RPM为3.3英寸(84mm,也称3.0英寸),15000RPM为2.75英寸(65mm,也称2.5英寸)。直径减小了,外圈传输率的上升幅度自然会打折扣。加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我们在同一时期的产品中看不到15000RPM硬盘的外圈传输率比10000RPM硬盘高50%的现象——有30%就不错了。

10000RPM的Raptor与7200RPM的Caviar SE16盘片尺寸对比图

8MB/16MB缓存及缓存的作用在2006年硬盘技术综述已有提及,此处不再重复。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