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作者:存储时代——张广彬 2006年12月27日
关键字: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16页)
7×24小时与Duty Cycle
对于以周为单位的工作来说,7×24小时意味着完全不停机的运转,对硬盘的可靠性和可用性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同用途的硬盘对工作强度的要求也不一样:普通硬盘设计为在每周5天、每天8小时(5×8)的工作强度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而用于服务器和磁盘阵列的所谓企业级硬盘则要求在每周7天、每天24小时(7×24)完全不停机运转的情况下保持可靠。
很多用户对此都不以为然,认为自己的PC经常一开就是几天不关机,也没见硬盘出什么问题。2002年IBM曾在Deskstar 120GXP的规格表中的“可靠性”一栏,推荐月使用时间为333小时(平均每天11小时),甚至建议每天工作时间不要超过8小时,招致PC用户的广泛质疑。抛开Deskstar 120GXP本身的品质不谈,上述误会完全是因为大家理解不同而导致的。事实上,我们不能假定硬盘本来就应该支持7×24运转——如果其制造商没有做出明确承诺的话。
谈到硬盘的“7×24”,开机(Power On)时间基本上没有什么参考价值——绝对不能将其简化为24小时开机。硬盘的“开机”与“工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硬盘在没有访问数据的任务时,通常会处于盘片空转、磁头悬浮在某一位置“休息”的空闲(Idle)状态,无论发热量还是所造成的损耗都很小,如果长时间不工作还会进入更“节约”的待机(Standby)状态。这个“7×24”,指的是在一定的负荷压力下能够支持24小时连续工作。
所谓“一定的负荷压力”,可以用Duty Cycle(工作负载循环,台译“占空比”似乎更为贴切)来衡量,其定义为特定时间段内硬盘用于寻道、读/写操作的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当硬盘接收到数据请求指令时,与空闲状态相比,无论磁头寻道还是读/写操作都会产生相对较高的热量和损耗。硬盘的故障主要是由寻道和读/写操作导致的,空闲状态下出问题的几率很低,因此Duty Cycle越高,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就越大。
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级硬盘(10000RPM和15000RPM)的Duty Cycle定为100%,即能够在一直寻道、读/写操作忙个不停的情况下7×24小时地连续工作。近年来涌现出的7200RPM企业级ATA硬盘,最初是在Duty Cycle不超过30%的条件下承诺可以7×24,现在以WD Caviar RE2为代表的产品已在宣传资料中将Duty Cycle提高到100%,实际效果如何尚待检验。
需要指出的是,同样的数据请求所对应的Duty Cycle是可变的,譬如通过命令排队功能重排访问顺序,便可以减少寻道的总行程和耗费的时间,从而降低Duty Cycle,所以企业级SATA硬盘一定要支持NCQ,原因就在于其不仅可以提高性能,还有助于延长硬盘的使用寿命——混装闪存硬盘有异曲同工之妙。
随着网络的普及,现在有相当比例的PC也多少具备了些7×24小时的色彩,如视频下载或网吧应用(至少在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内连续运转),不过Duty Cycle还比较低。3.5英寸硬盘的用户可以自己评估一下:如果Duty Cycle在10%以下,那么普通的7200RPM ATA/SATA(桌面级)硬盘仍然可以胜任;如果Duty Cycle能够接近30%甚至更高,就要考虑企业级SATA硬盘了——好在两者之间的差价并不算很大。
无论如何,一定要记住7×24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它与Duty Cycle紧密相关。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