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作者:谭运鹏 2005年4月22日
关键字: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5页)
为什么大陆光盘企业很受伤?
可以说大陆的光盘产业的市场环境一直是十分恶劣的:核心技术在海外公司手中,关键原材料无法自给,还要面对已经相当强大的竞争对手。可以体会到大陆光盘企业在夹缝中生存的困境和发展阻力。
光盘产业从研发到生产的核心技术都基本上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以菲利普为首的6C组织,中国每出口1台DVD播放机或者1张DVD碟片都要向这些组织交纳数额不等的权利金。当市场价格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权利金在综合成本中的比重就越来越大,因此在2005年初多家知名的DVD播放机企业做出停止产品出口决策。
经过国内几年的发展,国产原材料在光盘生产中的份额在不断的增加,特别是在油墨和粘合剂等产品方面的国内的知名品牌不仅占据了市场的份额,同时也将进口油墨的价格拉低了很多。而在2004年,全球石油产品价格上涨导致PC料价格上涨,而巨大的产能又使PC料供应紧张导致大陆生产企业经营活动举步唯艰,产业链中不完善的地方曝露无疑。
就CD-R格式而言,中国大陆的光盘企业在进入市场的时候已经是该产品的成熟期。特别是经过2000年产业低潮之后所爆发的需求高潮对风险投资的吸引,广东的潮汕地区很多可记录光盘厂就是这个时期投入建立起来的。新厂在成本回收和技术提升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压力,而主要竞争对手台湾地区的同行很多已经积累丰富的生产经验,设备的投入也已经在长期的生产中得到了回收,如此以来自然在竞争中很难占据上风。同时大陆光盘生产企业分布广、厂家多、规模小的特点同此类产品的规模成本控制能力也是存在差距的。所以如果说通过这次价格战危机将整个产业重新洗牌后,能够脱颖而出一些优秀企业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