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作者:赵效民 2004年3月2日
关键字: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10页)
自我介绍:我与RDRAM、DDR家族的综合比较
在这里,我想两张表格来综合比较一下我与RDRAM、DDR家族成员的特性,也算是对上文的一个小结吧:
表1:XDR内存与RDRAM、DDR、DDR-II内存的物理参数比较
表2:XDR内存与RDRAM、DDR内存时序性能比较(读取时)
注:DDR SDRAM的tRP与tRCD都按3计算,RDRAM方面,tCAC=8、tRP=8,PC800的tRAC按40ns计算,PC1066按32ns计算。XDR方面,以寻址速度慢的B型芯片为例,预充电、行至列寻址延迟、列寻址延迟所用时钟周期均为7个。
从上面的比较中,大家可以发现我的优势是很明显的。尤其在寻址速度方面。XDR-4G已经赶上了DDR-400的水平,而如果是A型芯片则将大幅超越DDR-400(目前还没有4G的A型芯片,A型芯片的典型寻址参数为6-5-6,比B型的7-7-7最多节省4个时钟周期,合8ns)。但也没什么好骄傲的,毕竟时钟频率是人家的两倍多,仅仅是依靠缩短时钟周期来降低了总延迟,不过比时钟频率为533的PC1066还是进步了不小,基本克服了RDRAM首字节寻址慢的缺陷,而BL=16的设计更加强了应付大数据量传输的能力。
至于在表1中所列的目标带宽一项,是对未来的设想,其实这完全取决于XIO(或者说是XDR ASIC)的设计。可以增加XIO的位宽(增加DQB),也可以在ASIC中集成多个32bit的标准XIO,形成所谓的多通道。当达到128bit总位宽时,4GHz的传输频率就可以达到64GB/s的带宽,6.4GHz时就是102.4GB/s了。目前台积电(TSMC)已经研制出64bit的XIO样品,共240针引脚。
XDR未来发展设想,通过128bit总位宽达到102.4GB/s的超高带宽,而128bit的XIO引脚数为480pin
由TSMC生产的XIO样品的引脚布局,使用0.13微米生产工艺,未来将过渡到90nm的工艺
可能你会说DDR-III不也是可以这样吗?的确,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DDR-III也采用了类似于XDR的点对点设计,但是由于其字节并行传输的设计,频率提升相对更为困难,只能借助高位宽还增加带宽,从而带来了布线方面的繁琐设计。
DDR-III系统的拓扑设计,从中可见其布线非常繁杂,XDR与之相比,"清爽"了很多
由以上的对比,相信大家对我XDR的能力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那么我的前途究竟会怎么样呢?这也正是我想和朋友们探讨一下的话题。
我的未来是不是梦?
现在大家对我能力有什么看法呢?在很多文章中,作者都把我写成无所不能,仿佛未来的DRAM市场将会被我一人独占,尤其是对我在PC市场上的表现寄予了极大期望,那种感觉好象我将是DRAM之神。当然,我也会这么想--如果只有我一个人而没有竞争对手该多好呀,我老爸Rambus非得乐死不可。不过这种被"神化"的感觉并不好,因为我知道自己有多大的分量与能耐。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