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公司表示,继东芝与西部数据发布64层NAND驱动器之后,其也将推出自家64层NAND驱动器产品。美光与其闪存代工合作伙伴英特尔亦有计划推出自己的64层产品。
三星的V-NAND三层单元(简称TLC)芯片拥有256 Gbit存储容量,且将被应用于移动、PC以及服务器等多个领域。
东芝与西部数据双方最近分别发布了其64层3D芯片SSD,其中东芝的XG5以NVMe M.2形式提供256 GB、512 GB以及1 TB存储容量。这款TLC芯片还配备有一套SLC(即单层单元)缓存。
西部数据的蓝盘SSD则分别提供2.5英寸与M.2两种尺寸形式,采用SATA接口并提供250 GB、500 GB、1 TB以及2 TB几种容量选项。
美光与英特尔双方即将推出的SSD产品也将采用64层NAND芯片技术。
三星公司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其采用64层芯片的嵌入式UFS(即通用闪存存储)内存、品牌SSD以及外部存储卡。UFS内存可用于智能手机、数码相机以及其它类似设备。
三星公司利用其256 Gbit 64层芯片打造出各款产品
三星方面宣称,截至今年年底,64层芯片将在其月度NAND闪存生产总量当中占据超过一半比例。该公司期待着尽快迈入TB级别V-NAND时代,这意味着芯片存储容量将提升4倍。具体来讲,三星公司需要提升堆叠层数以及/或者进一步缩小单元尺寸——亦可能二者兼而有之。
三星公司表示,其256 Gbit芯片拥有约853亿个存储单元,外加数十亿个贯穿“数十个单元阵列”的通孔。其生产技术难点在于确保这些通孔拥有均匀的开关,同时“适当分散各个层的重量以提高通孔稳定性”。
作为第三大难题,三星公司还需要均匀地“利用原子级别厚度的非导电物质覆盖每个通孔的内壁。”随着芯片内堆叠层数的不断提升,以上难点将带来更为严峻的制造挑战。
三星公司目前在芯片容量与每层容量方面皆落后于其它竞争对手,因此可以想见其必然将奋起直追以缩小差距。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Turner & Townsend发布的2025年数据中心建设成本指数报告显示,AI工作负载激增正推动高密度液冷数据中心需求。四分之三的受访者已在从事AI数据中心项目,47%预计AI数据中心将在两年内占据一半以上工作负载。预计到2027年,AI优化设施可能占全球数据中心市场28%。53%受访者认为液冷技术将主导未来高密度项目。电力可用性成为开发商面临的首要约束,48%的受访者认为电网连接延迟是主要障碍。
商汤科技研究团队开发的InteractiveOmni是一个突破性的全模态AI助手,能够同时处理图像、视频、音频和文字,并具备强大的多轮对话记忆能力。该模型采用端到端架构,实现了从多模态输入到语音输出的统一处理,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特别值得关注的是,4B参数版本就能达到接近7B模型的性能,且已开源供研究使用。
亚马逊云服务宣布投资500亿美元,专门为美国政府构建AI高性能计算基础设施。该项目将新增1.3千兆瓦算力,扩大政府机构对AWS AI服务的访问,包括Amazon SageMaker、Amazon Bedrock和Claude聊天机器人等。预计2026年开工建设。AWS CEO表示此举将彻底改变联邦机构利用超级计算的方式,消除技术障碍,助力美国在AI时代保持领先地位。
腾讯混元团队联合北航、清华推出Honey-Data-15M,这是一个包含1500万高质量图像-问答对的开源数据集,通过创新的双层思考链策略让AI学会深度推理。基于此训练的Bee-8B模型在复杂推理任务上表现卓越,证明了专注数据质量能让开源AI达到商业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