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硬盘机大厂Western Digital(WD)和日厂东芝(Toshiba)合作,打算超车三星电子,抢先生产64层3D NAND Flash。不过外资警告,要是WD和东芝真的追上三星,三星可能会扩产淹没市场,重创NAND价格。
巴伦(Barronˋs)11日报道,Jefferies & Co.的James Kisner表示,WD和东芝计划抢在三星之前,生产64层3D NAND flash,此举可能导致三星扩产还击。报告称,当前三星在业界握有主导权,将密切关注WD/闪迪(WD去年收购了闪迪)在第四季末的生产情况,决定64层3D NAND的增产速度。要是三星认为WD技术赶上,可能会快速增加3D NAND产能。
报告指出,反讽的是,近期内东芝/闪迪64层技术发展缓慢,对业界较为有利。倘若WD迅速增产64层3D NAND,三星也会扩产迎击,这么一来,WD可能会流失企业固态硬盘(SSD)市占,SSD是NAND利润最高的市场,而且业界的价格压力也会大增。如今WD进退不得,不能放慢速度,以免对手追上,但是发展太快,又可能导致三星强力反击。
三星是第一家开发出3D NAND Flash业者,技术遥遥领先,不过据传日厂东芝(Toshiba)砸重金研发后,情势一夕骤变,东芝即将超车三星,成为首家生产64层3D NAND Flash的厂商。
BusinessKorea 7月20日报道,2013年三星电子率先制造3D NAND,东芝直到今年春天才加入生产行列,不过却以光速追上对手,计划今年第三季生产全球首款的64层3D NAND Flash,比三星快了一季。
64层3D NAND Flash极为重要,业界认为64层3D NAND Flash的出现,代表平面NAND Flash时代画上句点。3D NAND Flash采垂直堆叠,可提高存储器容量和速度,表现优于平面NAND Flash。
厂商争相投资3D NAND Flash,令人忧心忡忡。据传三星电子平泽厂(Pyeongtaek)将提前投产,SK海力士(SK Hynix)、东芝(Toshiba)、美光(Micron)产能也将于明年下半全面开出,届时3D NAND可能会从供不应求、沦为供给过剩。
BusinessKorea 6日报道,NAND需求爆发,据悉三星电子决定平泽厂完工时间提前三个月,改在明年三、四月开始生产第四代64层3D NAND。三星平泽厂完工,加上原本的华城(Hwaseong)厂,届时三星3D NAND产能将从当前水准提高两倍、至32万片。
SK海力士也准备生产3D NAND,仁川厂M14线无尘室正在装设仪器,估计第二代36层3D NAND可在今年第二季出货、第三季量产。第四季将加码投资第三代48层3D NAND,估计未来3D NAND将占SK海力士产出的一半。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科技专家Sungjoo Yoon在TED演讲中提出"偏好原理",认为了解用户喜好信息越多,就能创造更强大的技术。他将市场变化比作"地壳运动",从1969年命令行界面到80年代GUI,再到90年代网络界面,技术发展都遵循这一规律。自然语言处理能建立信任,而AI智能体时代的到来意味着非人类参与者将在人类主导的世界中发挥作用。
德国图宾根大学研究团队发现现代AI视觉模型具备强大的图像排序能力,能够理解年龄、美观程度等连续属性并进行准确排序。研究测试了7种AI模型在9个数据集上的表现,发现CLIP模型表现最佳,且仅需极少样本就能学会排序。这一突破为照片管理、电商展示、社交媒体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
微软推出了Copilot Vision AI新功能,该技术能够扫描和分析用户屏幕上的所有内容。这项AI视觉技术可以实时理解用户正在查看的信息,包括文本、图像和应用程序界面,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交互体验和个性化建议。此功能的推出标志着AI助手向更深层次的用户体验集成迈进。
KAUST团队开发UnMix-NeRF技术,首次实现3D场景重建与材料识别的同步。该系统利用光谱成像技术,能够识别物体的材料特性,不仅重建逼真3D场景,还可自动分离不同材料区域。技术在多个数据集上表现优异,为机器人、增强现实、工业检测等领域带来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