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存储频道浅谈内存架构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浅谈内存架构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内存技术的发展使内存系统的性能得到提高,尽管峰值速率依然是内存技术最重要的参数之一,但其它结构参数也大幅影响内存系统的性能。本文将介绍内存架构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作者:Rambus公司内存接口部产品经理 Victor Echevarria 2006年2月14日

关键字: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4页)

核心预取

一种称为核心预取的功能主要负责增加最小的脉冲时间长度。DRAM核心电路不能跟上I/O电路速度的速增。由于数据不能再连续地从核心中取出以确保控制器需求,核心通常为I/O提供比DRAM总线宽度更大的数据集。

本质上,核心传输足够的数据到接口电路,或者从接口电路传输足够的数据,以使接口电路保持足够长时间的繁忙状态,以便让核心准备下一个作业。如假设DRAM核心每个奈秒才能对作业响应一次。不过,接口可以支持每奈秒两位的数据速率。

DRAM核心每次作业取两个数据位,而不是一个数据位,因而不必浪费接口一半的容量。在接口传输数据之后,核心已经准备好响应下一个请求,而不需增加延迟。增加的核心预取导致最小脉冲时间长度增加为2,这将直接影响列存取粒度。

对于每个增加到总线宽度的额外讯号,内存接口将传输两个额外的数据位。因此具有最小脉冲时间长度为2的512位宽的存储系统,其存取粒度为1,024位(128字节)。很多系统对最小存取粒度的问题并不敏感,因为它们存储大量的数据。不过,某些系统依赖内存系统提供小的数据单元,并获益于更窄、更有效的内存技术。

本文小结

随着存储技术向峰值数据速率发展,有效的数据速率变的越来越重要。在选择内存时,设计师必须深入了解已公布的内存规格,并明白某个特定的技术特性将对应用设计产生怎样的影响。内存系统设计师必须超越峰值数据速率规格,就像CPU设计师不再用GHz作为唯一的性能衡量标准一样。尽管对于内存接口而言,峰值数据速率依然是最终要的性能规格,但有效的数据速率已开始为系统设计师和架构师提供更大的空间。未来产品的性能将大幅取决于其内存系统的有效利用程度。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