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存储频道DVD刻录之三国演义——迎接DVD刻录时代

DVD刻录之三国演义——迎接DVD刻录时代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经过3年的等待,我们终于可以迎接DVD刻录时代的到来了。

作者:存储时代——赵效民 2004年2月5日

关键字: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14页)

DVD的起源

 

DVD的全称,在诞生之初是Digital Video Disc(数字视频光盘),目前则称为“Digital Versatile Disc”,即“数字通用光盘”,是CD/LD/VCD的后继产品。DVD从1994年下半年提出初步规格到1996年年初样机的出现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可谓发展迅速,是娱乐业公认的新一代标准的存储技术。而且,计算机业对其做出的反应也十分积极。

DVD的诞生和标准的确立,可以说跟娱乐业有很大的关系,就像当年索尼公司(SONY)开发CD 时是主要针对娱乐业的。在视频方面,早期的录像带(VHS)已远不能满足要求,就连当时仍是主流的LD(Laser Disc,激光视盘)也因体积太大携带不便而失宠,娱乐业希望媒介载体的小型化。为了在小型光盘中存储大量数据,就必须对原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当时最通用的光盘尺寸只有5.25英寸,这就是我们熟悉的CD光盘。

之后, MPEG-1压缩技术于1989年推出,VCD(Video-CD,视频光盘)也随后不久诞生,它在娱乐业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它相对于LD来说具有携带方便、 价格便宜的优点,而其图像及声音质量也略高于标准VHS录像带, 这对于一般用户来说已是足够了。但这并不能满足媒体巨头们的更高要求。

九十年代初,美国电影制片业顾问委员会起草了一份代表好莱坞七大电影制片公司的愿望书,其中一项就是要求能在一张CD中记录一部标准长度(135 分钟)的视频节目,并要求高于LD的图像和声音质量(1990年中旬提出此要求,1994年正式得到确定)。要知道VCD的图像分辨率只有352×240(NTSC制式)或352×288(PAL制式),显然单从视频性能就不能满足上述要求。鉴于好莱坞影视集团在世界娱乐业中的影响力, 硬件厂商又开始了新的努力,可以说这就是研制DVD的动因。

与此同时,MPEG工作组在1991年也开发出了MPEG-2压缩编码方案,在相同的分辨率下,它比MPEG-1有高得多的压缩质量(平均压缩比约为1:40),但是,如果采用高分辨率(后来DVD的分辨率是720×480[NTSC制式]和 720×576[PAL制式]的分辨率),存储媒介的容量就必须更大,数据率更高(每秒钟最高近10Mb,而VCD只有1.15Mb)。但前提是当时为了照顾现有设备和CD光盘的可使用性,而采用了MPEG-1标准。若要采用MPEG-2标准就必须开发容量更大的光盘和全新的读取和刻录设备,因此研制大容量光盘系统成为第一要务。早在八十年代,IBM公司就曾研制过容量高达70GB的光盘系统, 并有样品出现。 九十年代日本的先锋公司(Pioneer)、三洋公司(SANYO)、日立公司(HITACHI)等也都开发出高容量光盘系统的样品,只是当时对其并没有迫切的需求,因此也都只是样品而已。现在需求出现了,竞争也就随之开始了。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