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存储频道掌声响起来 为Solaris喝彩

掌声响起来 为Solaris喝彩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根据笔者的观察,2005年最该受到重视的操作系统当是Solaris,而不是Windows、Linux、Mac OS,更不该是还在提案发想阶段的Google OS……

作者:颜国伟 2006年3月14日

关键字: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4页)

Solaris作为UNIX服务器OS角色上的强化

笔者个人认为,2005年初的Solaris 10,其实在许多服务器层级的新特点设计上,至少在灵感上,是来自IBM数年前所发表的技术,例如IBM于2001年发表5L版的AIX操作系统,可以轻易地将Linux应用程序进行转移执行,或者是1999年OS/400 V4R4的逻辑性分割(Logical Partitioning,LPAR)功能,或是电子蜥蜴(eLiza)项目中的自我修复机制等,或2004年的Virtualization Engine等。

照如此描述,笔者言下之意是Sun落后IBM数年技术层次喽?这只说对了一半,一半是Solaris 10未发表前的数年时间确实有此一意味,另一半是如今Solaris 10出现后并不表示只是追平IBM的技术水准,而是要更加超越。

DTrace(Solaris Dynamic Tracing)、Predictive Self Healing

第一是Solaris 10有DTrace及Predictive Self Healing,可以追踪修复、预测防护各种系统运作上的不稳、坏损等问题(类似IBM eLiza项目成果中的自我修复、自我防御机制),此种运作坚稳性强化的表现不易量化比较。不过Sun多是以Solaris的纯软件方式来实现,Sun的硬件设计并无给予太多奥援,且还能适用于IA-32/x64硬件,相对的IBM有部分是倚赖硬件技术达成,且只在POWER系统上运用。

Solaris Containers

Solaris Container(原技术研发代号:Zone)与Sun本有的N1 Grid Containers有密切关连,可说是相同理念、机制的移植,但也类似软件式系统分割或IBM的LPAR、Virtualization Engine技术,过去Sun一直倚赖硬件式系统分割(Sun称为Domain技术),层次与细腻度上落后于IBM LPAR及HP vPar。

不过Solaris 10似乎扳回一城,Solaris Container允许在一个操作系统中进行8,192个系统切割,大于IBM于Virtualization Engine在一个CPU上的256个切割(务实运用上的合理上限为10个切割),也超越HP于2005年底所发表的vmPar(在一颗IA-64 CPU上分割10个)。

ZFS(Zettabyte File System)

这一点就是IBM、HP无法比拟的,ZFS是128-bit的档案系统,也称为Dynamic File System,目标是将UNIX领域使用达20年之久的UFS(UNIX File System)档案系统进行升级,不过Solaris 10上依然同时支持此两种档案系统,以供用户方便选用。

较能与ZFS在规格技术上比拟的当是SGI的XFS,不过Sun方面认为ZFS也远胜XFS。因此笔者认为这就更不用谈Microsoft现有的FAT32、NTFS,或Windows Vista摇摆是否要在首版就加入的WinFS。

虽然ZFS没有赶上2005年初的发表,但如今也已先行加入到OpenSolaris中,不久后便可正式纳入后续提升的Solaris中,即以Solaris Express方式来追加。

Linux Application Environment(Solaris Containers for Linux)

1999年IBM宣布拥抱Linux,除了成为IBM日后各套操作系统的持续一致统合方向外,主要还是为其自有硬件系统加值,毕竟IBM S/390、AS/400等封闭系统的可用软件偏少,支持Linux应用程序的执行环境,可以让Linux应用程序轻易的转移执行。

Solaris 10也实行与AIX 5L相同的概念,即内建Linux应用程序的执行环境(技术研发代号:Janus),不过似乎又再精进一些,Linux应用程序若想转移至AIX上执行,依然需要进行重新编译(Recompile),这对Apache、Sendmail等开放原码软件来说并无大碍,但部分情况下还需要对原始程序进行调修才能完成转移,这就带来些许的麻烦,此外不开放原始程序代码的商业软件就必然要原程序开放商愿重新编译才可能转移。

不过Solaris 10实行兼容于LSB(Linux Standard Base)标准及Red Hat Linux(以RHEL3, Update 1为依据,2004年第一季发布),原有UnitedLinux、Red Hat Linux的应用程序可直接挪至Solaris 10上执行,不需要重新编译或任何调修。

这项功能目前可说是已完成,但仍需要精益求精,因为现有Solaris 10是以Primary Program Environment来执行Linux应用程序,一旦应用程序不稳或有瑕疵,有可能会对Solaris造成影响或冲击,且有用户反应:希望用更安全隔离的方式来执行Linux应用程序,即是在Solaris Container中执行,此方面Sun仍在努力,预计会紧接在ZFS之后完成,新版于2006年初释出,正式发布约在2006年中。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