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存储频道仍需努力——明基DW1650刻录机测试

仍需努力——明基DW1650刻录机测试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2005年年底,明基网站上出现了一款新的刻录机,这就是DW1650,而从性能规格上看,它与DW1640几乎一样,人们就非常奇怪,这个产品的定位到底是什么呢?等到其在国内正式发布时,我们才明白,它与DW1640的最大区别——正式而完整的支持SolidBurn。明基中国也为S...

作者:存储时代——赵效民 2006年1月10日

关键字: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7页)

SolidBurn技术简介

SolidBurn技术从本质上讲,不再仅仅局限于OPC(最佳功率控制,相关介绍见本站早前的专文)范畴。这方面,日本PLEXTOR(浦科特)公司最先进行了尝试,并在PX-716A上予以实现,这就是当时非常著名的AutoStrategy技术。

与AutoStrategy一样,SolidBurn也是通过刻录机本身对光盘的实际勘测,来即时调整激光照射的功率与时序控制参数(这就是Firmware中早已入的相应盘盘写入策略所包含的基本内容),而并不是通过检测光盘的盘码(Media Code)来取得对应的写入策略(早已存放在Firmware中的)。有关刻录光盘盘码的问题,请参见本站早前的专文介绍,在此就不再详细说明了。

在刻录机的Firmware中,保存着这样一个列表,不同的光盘Media Code对应不同的写入速度和写入策略

当光盘厂商研制出新的刻录光盘时,一般都会向主流的刻录机厂商发送测试样品,以希望刻录机厂商在编制Firmware时,给自己的盘片予以支持。反过来,刻录机厂商也会不断的接受新的光盘样品进行测试,以保证自己的刻录机有最好的盘片兼容性。但是,有两个问题让刻录机厂商防不胜防:

第一:盘片厂商的生产工艺的改变或调整。比如8X的盘片,已经推出多年,但厂商的Media Code可能仍只一个,刻录机厂商所检测的可能是第一批盘片,但在以后几年中,若盘片厂商改进了生产工艺,或是在某地开设了新的工厂,就有可能造成盘片特性的改变。那些规模较小,品控不是很严格的盘片厂商,就很可能出现同一Media Code的光盘,但品质有较大改变的情况。可是,对于刻录机厂商而言,并不能随时检测到这种可能的改变,但若仍用原有的写入策略来应对这些特性已经改变的盘片,写入质量就会下降。

第二:盗码盘的出现。每一个DVD光盘生产商,在理论上讲都应该在DVD论坛备案,并申请唯一的Media Code用于自己的光盘产品,但有些光盘小厂为了省钱省事,就会盗用市场上口碑较好的光盘盘码,比如在发烧友中口碑极佳的日本太阳诱电公司(TY),就是被盗用盘码最多的厂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刻录机仍然按Firmware内部的记录去对应,那么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有人说,许多厂商都推出了实时的OPC技术,比如明基的WOPC,它那在刻录时表现出很“难看”的曲线不就是一直在做调整吗?应该可以应对突发的情况呀。事实上,这种OPC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做到这一点,可以及时修正原Firmware写入策略所不匹配的地方。不过,对于品质较差的产品,WOPC的作用仍然有限。这是因为初始的功率已经根据原先的写入策略定好,而且写入的激光脉冲时序控制也设置好了,这对于刻录品质也相当重要,WOPC这类的技术只是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可若当初始的功能和时序控制就是错的,那么WOPC的作用也就相当有限了。下面,我们通过一张写入策略的示意图来进一步说明。

标准的写入策略时序图,Po代表最佳写入功能、Pe代表擦除功率、Pb代表基准功率,三个不同的颜色坏代表了写入数据时三个不同的阶段

在一个标准的写入策略中,有三种写入脉冲,第一就是顶点脉冲(Top Pulse),当数据脉冲的首沿到达第两个时钟周期后(这个时钟是信道脉冲时钟,单位为T,DVD一倍速时,T=38.23ns,16倍速时T=2.389ns)开始,持续时间为Ttop(上图中的灰色区域),之后进入第二阶段,即多脉冲(Multi Pulse),它于记录数据的尾沿处结束,每个脉冲的时长为Tmp(上图中的淡红色区域),之后进入第三个阶段——冷却脉冲(Cooling Pulse),其时长为Tcl(上图中的淡蓝色区域)。

上图中,表示的在写入一个8T和3T时长的数据时的写入策略。显然这就是涉及到了Ttop、Tmp和Tcl三种不同时序控制,它们的长度是多少,对于每种盘片来说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它们也是DVD刻录时最重要的三个时序(在DVD刻录时,并不是只有这三个时序参数,但相对来说并不是很重要)。下表就是有关Tmp的写入策略代码说明:

表中的T代表信道脉冲的时长,视刻录速度的不同而不同

WOPC可以校准最佳功率值,但对于Ttop、Tmp、Tcl的校准则基本没有帮助。所以并不算是完整的写入策略的优化技术。相比之下,飞利浦的SolidBurn与浦科特的AutoStrategy则在时序优化方面进行了自己的尝试。

回到本文的话题,SolidBurn在有效状态下,刻录机将不再考虑盘码是什么,而是进行实实在在的在光盘的功率校准区试刻进行相应参数的检测。在DVD-R的规范,这个区域称为(PCA、Power Calibration Area),在DVD+R规范中,这个区域分为光盘内侧测试区(IDTZ,Inner Disk Test Zone)和光盘外侧测试区(ODTZ,Outer Disk Test Zone)。DVD-R的PCA容量为7088个扇区,而DVD+R的IDTZ和ODTZ各为16384个扇区。

在测试过程中,SolidBurn主控芯片将记录测试后得到的最佳功能和相应的时序参数,这也就是所谓的学习功能。如果该盘片的盘码是Firmware中已经记录的盘码,那么就会生成新的写入策略以代替原有的记录。由于存在着学习操作,所以SolidBurn有效时,刻录用时会稍长,这主要就是用在了起始时的功率校准与时序参数学习阶段。

对于Firmware已经支持的盘片,明基建议不使用SolidBurn,否则可能适得其反,毕竟几百块钱的刻录机所使用的芯片的处理与分析能力不可能与实验中专门进行盘片分析的仪器更好使,要不光盘与刻录机厂商也就没必要花大价钱添置那些光盘测试仪器了。只有当遇到未收录进Firmware或使用盗码的盘片时,SolidBurn才可能用得着。

在QSuite 2.1中,默认状态下,SolidBurn只对未知的盘片有效,但用户可以强制对Firmware已经支持盘片也打开SolidBurn功能,在下方会显示已经学习过的盘片数量和所替换的盘码,按“Clean”键可以清楚已经保存的学习记录,这在使用多种杂牌光盘但盘码相同的情况下,十分必要

从理论上讲,当写入策略生成后,再配合实时OPC技术进行后面刻录,就可以保证应有的刻录质量了。因此这种自我学习的写入策略自动生成功能,的确可以有效应对未知或是盗码盘片,不过,在现实的使用中,SolidBurn的效果如何呢?下面我们就来实地的测一测。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