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存储频道EMC总裁兼CEO乔·图斯第五次访华

EMC总裁兼CEO乔·图斯第五次访华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美国EMC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乔•图斯先生于2004年10月31日-11月4日期间对中国进行上任以来的第五次访问。在此次访华期间,图斯先生参加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顾问委员会”的第五次会议,并拜会了政府官员和企业界领导。在此次访华过程中,图斯先...

作者:Zxm(整理) 2004年11月5日

关键字: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3页)

Joe Tucci答记者问

Joe Tucci与EMC大中国区总裁陈大伟先生(右二)和中国媒体记者们亲切交谈

问:今天是您访华行程的最后一天,到今天为止,你感觉到这次中国之行有些什么样的收获?

Tucci:通常我觉得都是这样,我总是觉得付出没有我学到的东西多。每次来中国,我都获得了更高的期望,我也更深刻地理解到了中国的伟大理想,和推动和实现它的动力。同时,我也对中国所面临的伟大的理想越来越有信心。

问:您是如何考虑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这件事情的?目前有什么决定吗?

Tucci: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机遇和非常大的优势,中国非常大的机遇和优势的地方很多。这时候我们EMC就必须花一段时间去选择,比如我们在什么地方来和中国合作或者生产制造,什么地方和中国合作做研发和制造,这个我们都需要作决定。提到生产制造,我们其实选择了和鸿海公司合作。事实上我们也是第一次决定在和鸿海合作中,EMC是完全可以把硬件生产交给鸿海这家公司。在这里,研发中心我们肯定是要在中国建设的,但是现在至于这种模式我们还没有决定,是选择EMC完全独资的研发公司,还是选择中国一个高校或者别的机构作为合作伙伴,我们目前还没有决定。毫无疑问,这个研发中心会有我们EMC直接派出的雇员在里面工作,但是合资或是独资的形式还没有决定,而且在我们心目中也没有确定哪个省或者哪个市。

问:那么,会在多长时间内建好这个新的研发中心?

Tucci:有关研发中心的时间表问题,我的回答是一年之内。中国这里有大量的人才。现在中国所培育出来的工程师的数量已经和美国相当了,我觉得中国目前有一个非常大的人才库,而且他们的能力还没有发挥出来,同时我们在印度也建立了一个研发中心。

问:在EMC的全球营收,中国市场占了什么比例?

Tucci:我们的收入应该是在80亿美元左右,这是整个亚太地区,是这80亿美元收入的12%,业绩这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区域,中国是我们增长最快的一个市场。我可以向你保证,这个数是非常大的。但是根据我们的法律,我们不能够透露这个数字。所以,我们会告诉大家根据财务报表情况如下,而且我们只能够按照这样一致的方法去公布财务数据。这是根据美国的证券交易法所做得。我想向大家抱歉,我不能告诉你们这些数字,其实我内心非常想告诉大家这些数字。

问:EMC很早以前确定这样一个目标,硬件、软件和服务之间的比例是5:3:2,目前你们离这个目标近不近?您对这三部分的业务还满意吗?

Tucci:我刚接手EMC的时候,确实EMC从互联网的爆炸式的增长中受益不少。但是互联网泡沫破灭了,我们EMC受到的打击也很大。在2001年,我们看到市场非常低迷,收入也下降了,我们损失了50亿美元,这样我们就下决心我们要重组EMC,改变我们的战略。当我当时这样说的时候,其实软件和服务只占了收入的17%,当时我的目标就是硬件应该占我们业务的50%,软件是占30%,服务大约占20%。这就是我当时对EMC的股东、EMC的雇员,以及EMC的投资人和创建人所描绘的一个未来。从年初后,我们就达到一个进程了,现在硬件当然不是50%,准确的数字是47%,软件是27%,而服务是26%。所以,你看到离我设定的目标还是非常接近的。

其实你问我是否对这样一个业务感到满意,应该说我感到非常惊喜,非常骄傲。我这个人的性格一部分也是我信仰的一部分,就是你应该有永不知足的心理。首先,你进步了你当然要感到愉快、高兴,但是就像那些伟大的运动员那样,你要不断地给自己制定一个远大的目标,也就是说要超越你现在的水平,因为你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总会有人过来打败你。所以,如果你公开表现出自己满意的这种信号的话,你也就同时暴露了自己的弱点,所以,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做信息生命管理周期这样一个构想。同时我们以领先业界一倍水平来快速制定我们增长和收入的目标。同时还会利用资产负债表更多地实现收购策略,从而推动EMC更快速地增长。

问:刚才在会上我们听到图斯先生说过了并购、联盟是他三个重要的要点之一,对于中国公司,你有什么合作或者并购的计划?

Tucci:脑海中对于中国的市场我们正在想很多的事情,所以谈到具体的东西还没有锁定到某一个固定的、具体的公司身上。在这里我不是说不在中国搞,或者在中国不收购公司,我们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性。我可以告诉你,在中国我们确实在谈合资的项目,但不是收购它,是合资的形式。目前还没有和中国的合作公司谈到有关收购问题。但是我当然对这样一些方式是持开放态度的。

问:EMC在美国市场是第一,在欧洲、拉丁美洲、亚太地区比美国本土市场稍微差一点,您EMC在全球市场取得第一是否有信心?预计花多少时间?在全球其他地区是否比在美国市场遇到的挑战要大?

Tucci:你刚才作出对EMC全球市场的表现是正确的,总体而言我们是居于市场第一的,在欧洲、拉丁美洲这样的市场我们居于第二。你说比较各个地区的竞争,实际上我们在各个地区的竞争都是差不多,那就是IBM、惠普,还有日立,还有SUN,我们遇到的各个市场的竞争对手都是同样的竞争对手,关键是我们的重点在哪里。根据我给你们提供的增长比例,看到我们EMC的国际化的速度超过了全球的速度,其实比较而言,我们EMC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公司,一方面,我们有25年的历史了,但是我们可以头半生的时间都没有做存储,其实我们一开始是做什么呢?做的是销售办公家具。我们是在91年年底的时候才开始进入存储业务,所以EMC做存储的历史只有13年把这一点和IBM比较起来,还有日立,还有惠普,这些公司的历史要长久多了,他们总体而言有75年的历史。这些公司除了惠普以外都是在美国创立的,你看到他们在美国壮大起来,然后实现了合资的扩张,最终成为了国际化、全球化的公司。日立的成长历程也是一样的,在日本成长,然后进行国际化的扩张。

在我接手EMC的时候,EMC就处在国际化的阶段,所以我现在的任务就是把EMC建设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公司,其实我们要看到一个全球化的公司和我们所说的以美国为总部做国际业务的公司是不一样的。那么,对于一个全球化的公司而言,它的制造应该是在多个国家进行的,而开发也是这样的。对于全球化的公司而言,他们所推出的产品应该是能够满足国际需求的,比如能够满足国际语言的需求。所以,EMC如果说是全球化的公司,我们可能也就是几岁的年龄,我们在海外市场会加大我们的投资,在这里我们有一个非常稳健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我们在海外市场的增长率超过美国本土的市场。事实上我们看到在2003年和2004年这过去的两年中,我们确实也达到了这样一个目标,我们在海外市场的份额不断地提高。如果我们能够持续这样做下去,我相信以后在任何一个市场上,我们都能够爬上第一的位置。

问:EMC目前在中国哪个区域做得是最成功的?

Tucci:在大城市,EMC还是有更多的市场,要不让陈大伟先生来介绍。

陈大伟(EMC大中国区总裁):我们现在75%的客户,分布在14个城市,成都也是在其中,当然比较多的市场一直是在北方,我希望用一年到一年半,我们销售会分到全国。

问:中国市场和其他国家相比地大物博,还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EMC是不是需要在中国投入更多的人力,目前的人力投入情况怎么样?

Tucci:首先我们看到从数量上而言,中国市场每年增长比例是40%,而且EMC在中国的员工团队的扩大速度是超过了在中国的收入增长速度。而且我们也将不断地扩大中国的团队,把EMC这些团队扩展到开辟新的城市中去。目前在中国的客户主要是大型的属于金融行业和电信行业,同时我们对政府领域也有足够的重视,希望与合作伙伴共同去开辟商业领域,实际上在中国所生产的产品是面向中小企业市场的。

陈大伟:我想补充一句,今年这三个季度同比去年是增长了40%、50%。重要的是,我们在中国不只是我们的员工,还有我们的代理商,我们在中国大概有4000员工,在客户服务行业也非常成功。

问:今天我们看到EMC公司是一家软件和硬件都有销售的公司,EMC现在也成立了一家软件集团,会不会在不远的将来,EMC会将自己一分为二,一家专门经营软件,一家专门经营硬件,或者将某一个业务出售?

Tucci:我的回答是否定的,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把我们硬件卖出去,我们一直考虑的业务里面绝对不会没有硬件的。在目前IT的大趋势之下,有一个趋势是解决方案,我相信任何解决方案都是由硬件、软件、服务组成的,我们EMC有自己信息管理软件,这和只有硬件的竞争对手相比,我们是有我们优势的。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