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存储频道CD光盘的编码与纠错

CD光盘的编码与纠错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可以说,CD光盘是人类信息化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突破。CD最早于1982年10月份诞生,虽然距今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但它的相关设计在今天看来,仍是非常先进的,而且生命力仍然旺盛,即使是在DVD日益盛行的今天,也是重要的数据载体(媒介)。

作者:存储时代——赵效民 2004年7月19日

关键字: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5页)

C1与C2解码纠错

好啦,当我们了解了CD光盘的CIRC编码过程之后,就不难理解CD的解码过程,而解码过程就涉及到了纠错,纠错的效果将体现刻录的质量,或者说是驱动器的读盘能力。

CD光盘中的C1与C2解码流程图(点击放大)

在解码时,其实就是CIRC解码的反过程,原先C2先编码,现在是C1先解码,原先延迟的,解码时不延迟,而原先不延迟的则会根据规则进行延迟以反交叉交错进行数据还原。

从流程图中,我们可以发现,C1、C2解码是必经的过程,而并不像某些文章中所说的,C1应付不了的错误才会交给C2解码。事实上,不管C1解码过程中有没有错误,都要C2解码。从编码过程中,我们可以知道,两者所解码的对象完全不同,这也是为什么C1纠正不了的错误,C2反而能纠正,其实就是这个道理,而并不是说C2的纠错级别比C1高。

言归正传,C1与C2的纠错标准是怎样的呢?这里,业界使用了错误等级来对C1与C2解码进行了规定,可简写为En1和En2,其中E代表Error(错误),n代表出现错误的次数,1代表一次C1解码过程,2代表一次C2解码过程。

如果在一次C1解码中,发现了一个错误字节,即为E11,如果发现了两个错误字节即为E21,如果发现3个或更多的错误字节即为E31。其中,E11与E21都可以在C1阶段纠正,而E31则不行。但是,不要忘了延迟交错的设计,当前帧(F2)的错误字节是分散在跨度为109帧的28个帧中,经过反延迟后,这些错误的字节肯定不会再在同一帧中了,所以通过C2编码仍然有可能被纠正。此时,如果在一次C2解码中,发现了一个错误字节,即为E12,如果发现了两个错误字节即为E22,如果发现了3个或更多的错误字节,即为E32。与E31一样,E32也不能在C2解码过程被纠正,由于C2是最后一个CIRC解码器,所以E32的出现就意味着出现了一个不可修复的错误帧,因此它又称为CU(C-Uncorrectable,不可修复),对于CD来说,CU是绝对要尽量避免出现的。

在CD测试系统中,专门为C1与C2设置了状态标记(Flag),通过它们即可知道当前的纠错状态:

通过4个C1、C2状态标记来表示纠错状态表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