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终于将其31TB SSD投入了生产,追赶上东芝同样得天独厚的SAS闪存封装。
30.72TB的PM1643有效地取代了目前的PM1633a及其15.36TB的容量限制,被定位为一款企业SSD产品,三星告诉我们这款SSD可以存储5700部高清电影。
关于这款SSD的消息最早是在去年8月出现的,当时预计是在2017年发布。这款SSD的容量是最大磁盘驱动器容量的2倍以上,24个SSD可插入到2U、24插槽的机箱中,实现737.3 TB、0.74PB的设备——令人印象深刻,并且需要某种保护功能来限制所谓的爆炸半径,如果其中一个驱动器发生故障的话。
PM1643采用512Gbit、64层TLC(3位/单元)V-NAND(三星的3D NAND技术)芯片。这些芯片堆叠成16层,生产为1TB封装,其中32个封装在SSD内部,形成30.72TB容量。
该控制器集成了9个之前的控制器,具有40GB的DRAM,由10 x 4GB DRAM封装组成,同时采用Through-Silicon Via(TSV)技术,用于互连8Gb DDR4内存芯片。
这造就了一款能够实现400,000/50,000随机读/写IOPS的SSD——主要倾向于读性能——通过12Gb SAS接口实现2.1/1.7GB/s的连续读/写带宽。
三星PM1643 31TB SSD
三星告诉我们,PM1643的性能几乎是PM1633a的2倍,随机读性能和连续读性能是其850 EVO消费级SSD的4倍和3倍。
所以它相当于2015年那个时候的850 EVO驱动器。
东芝在去年8月推出了31TB的PM5 SSD,因此三星生产的PM1643现在与东芝相当。但是,东芝在性能方面领先,连续读写带宽为3.35/2.72GB /s,随机读IOPS性能高达400,000。
竞争对手英特尔、美光、希捷WDC和SK Hynix在30TB SAS SSD容量级别上没有任何优势,希捷通过其Nytro 3000最高可达15.36TB。
PM1643支持每天全盘写入,提供五年质保,并有200万小时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没有什么特别的,当然与三星近期的860 EVO相比,耐用性有所提高,支持每天2次全盘写入。
三星主打自己的控制器软件,称PM1643“支持元数据保护,突发电源故障后的数据保留和恢复,以及纠错码(ECC)算法”,但三星没有提到可能被认为是有用的加密功能。
有可能是存在某种控制器空间的限制,使得无法安装加密芯片。
如果三星不得不通过其堆叠的40GB DRAM来实现智能的空间精简的话,那么PM1643内部的物理空间已经满载,进一步的容量改进将要通过4级(4位/单元或QLC)技术或者96层3D NAND来实现。
我们可以想象使用QLC闪存的40TB驱动器,而不是使用TLC的PMC1643,以及高达60TB的驱动器,可能与96层3D NAND相差甚远。虽然它可能看起来只是猜测和大体数字,但这个三星演示幻灯片支持了这个观点。
Sammy表示,将会推出更小一些的容量:800GB、960GB、1.92TB、3.84TB、7.68TB和15.36TB。我们没有找到的PM1643规格表,没有可用性信息,也没有OEM驱动器的价格信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大语言模型"幻觉"现象的新根源:注意力机制存在固有缺陷。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注意力机制在处理多步推理任务时也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这一发现挑战了仅通过扩大模型规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为未来AI架构发展指明新方向,提醒用户在复杂推理任务中谨慎使用AI工具。
Meta为Facebook和Instagram推出全新AI翻译工具,可实时将用户生成内容转换为其他语言。该功能在2024年Meta Connect大会上宣布,旨在打破语言壁垒,让视频和短视频内容触达更广泛的国际受众。目前支持英语和西班牙语互译,后续将增加更多语言。创作者还可使用AI唇形同步功能,创造无缝的口型匹配效果,并可通过创作者控制面板随时关闭该功能。
中科院自动化所等机构联合发布MM-RLHF研究,构建了史上最大的多模态AI对齐数据集,包含12万个精细人工标注样本。研究提出批评式奖励模型和动态奖励缩放算法,显著提升多模态AI的安全性和对话能力,为构建真正符合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