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八届全国高校计算机类专业系统能力培养高峰论坛顺利举办期间,中科曙光总裁助理姜海旺围绕“AI产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发表主题演讲。
姜海旺表示,作为计算领域产教融合深入实践和贯彻者,中科曙光已与全国50多所高校建立起合作关系,并牵头举办多届“先导杯”计算应用大奖赛。今年“先导杯”也正式升级为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大赛的智能计算创新设计赛道,以便进一步聚焦智能计算创新人才培养。

图说:2024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大赛启动现场
自2019年创赛以来,“先导杯”累计吸引4000 名选手、2300 支队伍参赛,涌现计算化学、物理、地质等超20个领域数百项创新应用移植与优化成果。本届“先导杯”赛题紧扣“大语言模型LLaMa3 8B的推理性能优化”和“多模态大模型卷积算子优化”两个方向,并首次面向本科生开放赛题,为广大在校本科学生提供人工智能相关产品设计、研发等实践机遇。

在以赛促学模式之外,中科曙光还通过校企深度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多维实践。以“郑大曙光研究院”为例,中科曙光联合郑州大学打造“4+2”本硕贯通培养模式及“校企双导师”机制,实现从本科生到硕士的全方位人才培养。与此同时,通过搭建“百课工程”和“大模型培训+AI4S培训”等实训平台,中科曙光助广大学生将理论落地实践,从而有效提升高校学生计算领域的实际应用能力及职场竞争力。
依托“以智促教,以赛促学”理念,中科曙光历经多年,切实推进了课程、教材、资源的数字化共享,形成产、学、研、用的计算领域人才培养体系。而“先导杯”成功举办,进一步拓宽了人才挖掘与培养视野和路径,为学科专业建设与智能产业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更多“先导杯”智能计算创新设计赛详情,可登录“先导杯”官网了解。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苏州大学研究团队提出"语境降噪训练"新方法,通过"综合梯度分数"识别长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在训练时强化重要内容、抑制干扰噪音。该技术让80亿参数的开源模型在长文本任务上达到GPT-4o水平,训练效率比传统方法高出40多倍。研究解决了AI处理长文档时容易被无关信息干扰的核心问题,为文档分析、法律研究等应用提供重要突破。
在Cloudera的“价值观”中,企业智能化的根基可以被概括为两个字:“源”与“治”——让数据有源,智能可治。
清华大学团队首次揭示了困扰AI训练领域超过两年的"幽灵故障"根本原因:Flash Attention在BF16精度下训练时会因数字舍入偏差与低秩矩阵结构的交互作用导致训练崩溃。研究团队通过深入分析发现问题源于注意力权重为1时的系统性舍入误差累积,并提出了动态最大值调整的解决方案,成功稳定了训练过程。这项研究不仅解决了实际工程问题,更为分析类似数值稳定性挑战提供了重要方法论。